1、区域环境
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共41个城市,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近年来为了促进长三角地区发展,《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等政策相继出台。
长三角地区重要政策一览
政策名称 |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主要/相关内容 |
《上海市全面深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 | 2020年 | 上海市发改委 | 从建设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的实际需要出发,在营商环境改革中接续努力;借鉴国际国内实践经验,聚焦重点、巩固成绩、补齐短板,用2至3年时间,进一步探索实施一批突破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始终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以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狠抓落实、善作善成,勇当高标准“一网通办”的表率、高品质营商环境的表率、高水平政府治理能力的表率,把上海打造成为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政府服务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善的开放型经济中心城市之一。 |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 2019年 | 中共中央、国务院 | 提出以27个城市为中心区,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综合实力;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引领我国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 | 2019年 | 国务院 | 《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片区将建立比较成熟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打造一批更高开放度的功能型平台,区域创造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经济实力和经济总量大幅跃升;到2035年,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成果,打造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成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 2018年 | —— | 覆盖了交通能源、科创、产业、信息化、信用、环保、公共服务、商务金融等12个合作专题,并聚焦交通互联互通、能源互济互保、产业协同创新、信息网络高速泛在、环境整治联防联控、公共服务普惠便利、市场开放有序等7个重点领域,形成了一批项目化、可实施的工作任务。 |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 2016年 | 国务院 | 提出培育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极,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规划中包含26个城市(上海1个、江苏9个、浙江8个、安徽8个),除江浙沪外,安徽合肥都市圈也被纳入长三角城市群,长三角的范围已经从“两省一市”扩展到目前的“三省一市”。 提出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推进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长三角城市群的目标是要打造成世界级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平台。从内部省市来看,上海是龙头,城市组团发展,空间布局包含核、轴、带、圈、片等。江苏、浙江、安徽三省是紧密合作圈,其余外围(河南、山东等)都是辐射圈。 |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上海市经济发展
近年来,上海市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基本面总体平稳,保持稳健增长; 2017-2019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30632.99亿元、36011.82亿元和38155.32亿元。
2011-2019年上海市经济生产总值走势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消费仍然是拉动上海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上海市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经济业态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上海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自2015年的10131.5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5847.6亿元,2019年上海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54%。
2015-2019年上海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统计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3、上海市财政实力
2019年上海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7165.1亿元,受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减税降费”效应影响,2019年上海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大幅走低,2019年上海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0.8%。但从长期来看,“减税降费”政策有利于增强经济后劲、培育财政收入来源,提升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2019年上海市政府性基金收入为2418.1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2248.5亿元。从本级来看,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668.3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90.3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629.8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549.8亿元,主要用于中心城区旧区改造、轨道交通和重点区域土地收储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出。
2019年上海市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66.6亿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28.4亿元,上海市一般企业国资收益收缴比例逐年提高,国资国企改革深入推进,部分股权实现转让,上海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持续增长。
2017-2019年上海市财政收入构成(亿元)
科目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
全市 | 市本级 | 全市 | 市本级 | 全市 | 市本级 |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6642.3 | 3156.8 | 7108.1 | 3362 | 7165.1 | 3397 |
政府性基金收入 | 1960.6 | 605.6 | 2095.4 | 612.7 | 2418.1 | 668.3 |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 120.1 | 88.5 | 148.1 | 118 | 166.6 | 128.4 |
资料来源:上海市财政局、智研咨询整理
2019年上海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8179.3亿元,其中,用于城乡社区支出金额为1634.9亿元,占比达19.9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金额为999.8亿元,占比为12.22%;教育支出金额为995.7亿元,占比为12.17%。
2019年上海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十大科目
资料来源:上海市财政局、智研咨询整理
4、偿债能力
智研咨询分布的《2021-2027年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上海市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8577.1亿元,其中,专项债务限额为4385.6亿元,同比增长17.24%;一般债务限额为4191.5亿元,同比增长5.77%。
2015-2019年上海市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统计
资料来源:财政局、智研咨询整理
2019年上海市专项债务余额为2934.4亿元,同比增长22.68%;一般债务余额为为2787.67亿元,同比增长5.48%。截至2019年底,上海市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5722.1亿元。
2016-2019年上海市地方政府债务统计
资料来源:财政局、智研咨询整理
审计口径计算,截至2019年底,上海市债务率(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综合财力)为46.1%,较2018年底的41%上升了5.1个百分点,远低于国际控制线标准100~120%的下限,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区域来看,2019年上海市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854.7亿元,占14.94%;区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4867.40亿元,占85.06%,由于部分辖区仍面临一定建设压力,存量政府债务较2018年有所增加。
截止2019年底上海市政府性债务情况
科目 | 全市 | 本级 | 区级 | |||
余额(亿元) | 增速(%) | 余额(亿元) | 增速(%) | 余额(亿元) | 增速(%) | |
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 | 5722.1 | 13.65 | 854.7 | 19.91 | 4867.4 | 12.62 |
其中:政府债券 | 5698.5 | 14.75 | 833.4 | 26.08 | 4865.1 | 13.01 |
资料来源:上海市财政局、智研咨询整理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