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光线进入眼睛时,我们大脑视觉区域的神经元开始放电。然而,大脑适应这种长时间的输入是因为神经元疲劳,还是为了增强感知能力而更有选择性地放电?长期以来,该领域存在两个不同的假说。
近日,发表在《PNAS》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昆士兰大脑研究所的研究团队首次表明,当人类大脑暴露在长时间或重复的感官输入中时,会触发两个不同的过程,也就是说,上述两个过程都会发生。该研究为人脑如何适应外部刺激揭示了一个重要的新机制。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团队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测量名为倾斜后效应的现象。该实验模拟了不同的假说以解释适应如何改变大脑活动。实验结果发现,无论是疲劳还是敏锐都无法单独解释发生了什么;但当研究人员把两者结合起来时,情况发生了匹配。他们发现,视觉神经元最初在适应阶段表现出疲劳,但在几百毫秒过后,它们的行为表明它们正在增强感知能力。
这一过程可以比作完成拼图游戏。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对拼图完成后应该是什么样子有一些想法,但当把每一块拼图拼在一起时,拼图上的细节成了重要的线索。于是,大脑将关于最终图像可能是什么样子的信息与眼睛传递的传入感官信息结合起来,使我们能够识别,并最终完成拼图。
研究团队表示,这些发现为未来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感觉障碍铺平了道路。
注:此研究结果摘自《PNAS》,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2022-2028年中国科研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2022-2028年中国科研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评估报告》共十二章,包含未来科研行业发展预测,科研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中国科研行业投资与前景预测等内容。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美国绘制出中子星系统阵风图

我国科学家绘制出人类胚胎器官发生时期单细胞图谱

美国建成先进粒子探测器

国外“脾脏芯片”可深度模拟镰状细胞病

我国科学家在汉逊酵母中实现β-榄香烯高效生物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