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精准把握市场动态,洞悉行业趋势,成为企业和投资者共同关注的焦点。为此,智研咨询分析团队倾力打造的《2025-2031年中国实验动物行业投资潜力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旨在为各界精英提供最具研判性和实用性的行业分析。
本报告汇聚了智研咨询研究团队的集体智慧,结合国内外权威数据,深入剖析了实验动物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以及未来趋势。我们秉承专业、严谨的研究态度,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数据分析,力求为读者呈现一个清晰、立体的行业画卷。
在内容方面,报告不仅涵盖了行业的深度解读,还对实验动物产业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探讨。无论是政策环境、市场需求,还是技术创新、资本运作,我们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独到的分析。此外,我们还特别关注了行业内的领军企业,深入剖析了它们的成功经验和市场策略。
实验动物行业是指从事实验动物驯化、人工培育与繁殖、疾病动物模型研发以及提供基于实验动物开展的试剂诊断技术支持、生物制品研发、CRO 实验外包等相关产品及服务的企业总称。实验动物类产品及服务主要服务于下游医药科研及制药机构,用于开展基于实验动物的医学研究、药品质量检定、生物制品制造、药理及毒理试验等工作。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版)指引意见,实验动物行业可划分至“M7340-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行业。
实验动物主要包括啮齿类、非人灵长类、犬、兔、猪等哺乳动物,斑马鱼、线虫、果蝇、家蚕、爪蟾等非哺乳纲动物亦逐步成为新兴实验动物。基于不同的遗传、解剖、生殖及生理病理特点,不同种类的实验动物之间存在互补和替代关系,例如狗和猴主要用于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研究,猪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研究及其药物开发,兔常用于药物生产质控中热原实验、骨关节疾病模型和眼科药物药效研究,而大、小鼠则可用于几乎所有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大多数的新药开发领域。
我国实验动物行业的发展历经了从起步到成熟的漫长过程。上世纪七十年代,该行业以生物科研机构和医学高校实验室为主导,主要满足内部需求。八十年代,随着国外市场供需缺口加大,我国实验动物饲养单位涌现,开始出口外销,但受限于技术和法规不完善,行业乱象频发。直至八十年代末期,国家开始重视并制定相关法规,行业逐步规范化。九十年代后,随着生物医药市场的崛起和政策的扶持,实验动物行业迎来了发展机遇,同时面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压力。近年来,随着国际生物研发机构进驻中国,市场需求变化促使行业向技术支持类服务拓展,优化产品服务结构。我国实验动物行业现已形成稳定的产业格局,成为全球多个发达市场的主要供应商,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服务于下游医药科研及制药机构,用于开展基于实验动物的医学研究、药品质量检定、生物制品制造、药理及毒理试验等工作。从实验动物的生产、使用、进出口各个角度看,我国都是科研大国,也是生产大国,几个主要动物品种如大小鼠、猴、犬、兔等的产量和使用量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近年来随着生物制药行业持续向好,实验动物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实验非人灵长类动物(包括实验用猴)均价在2022年高涨后2023年居高不下,带动我国整体实验动物规模在2022年大增。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实验动物市场规模达168.4亿元,较2021年增长80.7%,2023年我国实物动物市场规模约180.4亿元,较2022年增长7%,其中实验非人灵长类动物规模达107.2亿元,实验用鼠市场规模约56.7亿元,
我国实验动物上游专注于生物科学工具和养殖原料的供应,涵盖实验试剂、饲料、兽药以及实验设备等,为实验动物的繁育和研究提供基础保障。中游凭借我国丰富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资源,通过专业的实验动物饲养企业,按照高标准和技术要求,为下游提供高质量的实验动物。下游则聚焦于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包括科所院校、医药公司及CRO公司等,利用上游和中游提供的资源,开展疾病模拟、药效试验和毒理分析等工作,推动生物医药领域不断向前发展。
CRO即合同研究组织,通过合同形式为医药企业及相关机构在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研发过程中提供专业化研究服务的商业化机构。CRO企业服务于药物研发的整个阶段,负责药物开发过程所涉及的全部或部分活动,其基本目的在于协助制药企业进行科学或医学研究,主要提供的服务包括新药发现、安全性评价研究服务、药代动力学、药理毒理学等临床前研究及临床数据管理、新药注册申请等。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医保目录调整、支付方式改革、医保双通道等为重点的医改政策不断落实,《关于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的推行,推动了中国医药产业结构调整,研发重点转向创新转型升级,鼓励医药研发行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CRO行业目前处于由发达国家市场向国内持续转移的阶段。2017年我国CRO市场规模仅290亿人民币,至2022年我国CRO市场规模已达806亿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2.68%,其中临床研究阶段CRO市场规模约为418亿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CRO行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实验动物行业的竞争现状呈现出多元化和激烈化的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物医药行业的进步,实验动物在科研、药物研发和医学教育等领域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也催生了众多企业和养殖场的涌现。在国内实验动物行业中,主要有南模生物、中科生物、维通利华、集萃药康、赛业生物、百奥赛图、昭衍新药、横竖生物、蓝岛生物、从化市华珍动物养殖场、益诺思等企业和养殖场。
部分企业概况来看,南模生物主要从事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研发、生产和销售,2023年总3.67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动物模型及繁育、饲养营收占比85%左右;维通利华核心群来自美国 Charles River 的实验动物供应商,致力于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技术服务;集萃药康是一家专业从事实验动物小鼠模型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营收6.22亿。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