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行业人士或投资者更进一步了解γ-丁内酯行业现状与前景,智研咨询特推出《2024-2030年中国γ-丁内酯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中国γ-丁内酯市场做出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是智研咨询多年连续追踪、调研和分析成果的呈现。
为确保γ--丁内酯行业数据精准性以及内容的可参考价值,智研咨询研究团队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厂家调研、经销商座谈、专家验证等多渠道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业各个领域,使从业者能够从多种维度、多个侧面综合了解2024年γ--丁内酯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创新前沿热点,进而赋能γ--丁内酯从业者抢跑转型赛道。
γ-丁内酯(GBL)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它具有高沸点,溶解力强,电导率高,稳定性好等特征,能溶解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常用作溶剂、萃取剂和吸收剂。由γ-丁内酯分子结构的本身特点决定,其可发生一系列开环或不开环的化学反应,可用于环丙沙星、脑复康、维生素B1、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等的生产原料。其稳定的溶解性和电解性,使其可作为高电导率的特殊溶剂用于锂电池和电器的电解液。γ-丁内酯及其衍生物可广泛地用于石油化工、纺织、香料、农药和医药等工业领域。
我国γ-丁内酯开发工作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技术进步、需求释放,γ-丁内酯产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已成为γ-丁内酯生产大国。2022年,国内γ-丁内酯总生产能力约为57.8万吨/年,产量在23.8万吨左右,70%~80%为企业自用。
目前国内γ-丁内酯市场消费稳步提升,2022年市场规模达到49.28亿元,其中吡咯酮类产品的消费占比50%以上(包括N-甲基-α-吡咯烷酮、α-吡咯烷酮(α-P)、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环丙胺占比20%以上,α-乙烯基-γ-丁内酯占比20%以上,其他产品不足3%。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的发展,γ-丁内酯的应用领域会变得更加广泛,对γ-丁内酯的需求量也会进一步增大。γ-丁内酯许多新的用途正不断被开发,其下游产品及应用领域多处于市场成长期。
企业表现方面,国内γ-丁内酯龙头企业竞争力强,市场份额高,主要生产企业有迈奇化学、国融化工、东景生物、联盛化学、裕能化工、中润化学、派尔森等。制造电子级别的γ-丁内酯难度较大且对它的纯度有极高要求,2019年,迈奇化学实现了电子级γ-丁内酯工业化生产,产品纯度达99.95%,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2022年12月,东景生物“年产10万吨γ-丁内酯项目”一次投料开车成功,产品纯度≥99.95%,该项目的投产,有助于优化γ-丁内酯产业结构、提高电子级γ-丁内酯供应能力。
中国是世界主要的γ-丁内酯生产国之一,除了一些大型企业外,市场上还有许多中小型企业。然而,由于中小型企业的科技水平较低,产品质量不稳定,导致我国γ-丁内酯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这对于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并不是有利的。在制造业朝着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γ-丁内酯产业的结构迫切需要进行优化调整。
随着科技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γ-丁内酯产品市场的供应迅速增加,γ-丁内酯的供需矛盾也开始显现。从当前的宏观政策和产业布局来看,丁二醇脱氢工艺仍将是未来一段时期的主导,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行业对γ-丁内酯的产品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构建一个环境友好、能源节约、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的创新型产业链显得尤为重要。γ-丁内酯及其下游产品的工艺技术需要在安全、环保、质量、消耗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2024-2030年中国γ-丁内酯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是智研咨询重要成果,是智研咨询引领行业变革、寄情行业、践行使命的有力体现,更是γ-丁内酯领域从业者把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研咨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立体的智库体系,多年来服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科技、咨询、教育、生态、资本等服务。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