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解读海缆行业发展现状以及研判未来走向,智研咨询精心编撰并推出了《2025-2031年中国海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份报告不仅是对中国海缆市场的一次全面而细致的梳理,更是智研咨询多年来持续追踪、实地踏访、深入研究与精准分析的结晶。它旨在帮助行业精英和投资者们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脉搏,洞察行业趋势,为未来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报告》主要研究中国海缆产业发展情况,细分市场包含海上风力发电用海缆市场、海洋工程用海缆市场部分,涉及海缆产量、需求量、均价、市场规模等细分数据。
《报告》从国内外经济环境、国内政策、发展趋势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分析了海缆产业发展状况,对业界厂商掌握产业动态与未来创新趋势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决策支持。
海底电缆(以下简称海缆)是敷设在海底的电缆,海缆的研制和敷设已有100多年历史,历史上第一条海缆于19世纪中期在英国和法国之间敷设。海缆输电系统是跨海联网工程建设的关键领域,在电网国际化、区域电网互联等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大以及海洋开发的不断深入,海缆已经成为陆地和岛屿以及海岛之间电力传输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
海上风电目前是海缆最大的应用领域,海缆在其中价值量占比约8%-13%,不同海域(对应不同的海底地质条件)、不同的水深和离岸距离对应的海上风电项目成本结构不同。一般情况下,海上风电海缆包括阵列电缆和送出电缆两部分,其中阵列电缆负责将风机电能输送到海上升压站,送出电缆负责将电能输送到陆地。海缆需长期运行在强腐蚀、高水压环境,对耐腐蚀、抗拉耐压、阻水防水等性能要求极高,技术壁垒明显高于陆缆。
2023年我国海缆市场规模为151.05亿元,其中海上风力发电领域海缆市场规模为134.53亿元;海洋工程及其他领域海缆市场规模为16.52亿元。
海缆产品原材料包括铜杆(电解铜)、铝杆、合金铅锭、铝带、钢丝等金属材料,以及绝缘料、护套料、半导电屏蔽料等化工原材料,下游应用于海上风电与海洋工程行业。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逐步向深远海发展,对海缆电压等级的要求日益提高,目前国际上500kV超高压交流海底电缆主要采用油纸绝缘形式,此外,为满足大水深以及绿色环保的应用要求,抗水树绝缘、非铅套轻型环保金属屏蔽、高强度非金属铠装等新型材料在海缆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
海缆广泛应用于陆地与岛屿之间/岛屿与岛屿之间的电力传输、海洋油气开采、海底观测勘探、海洋科考、海上风电等海洋领域。作为服务“海洋经济”与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装备,海缆当属高端制造设备,目前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为海上风电场与海洋油气工程,承担着海上电能传输的重要作用。
海缆技术要求高,并且资质认证周期较长、项目经验要求严格、港口资源稀缺,种种原因铸就行业高壁垒,使其他玩家难以进入。中国海缆行业呈现出寡头垄断的格局,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宝胜股份、远东股份、起帆电缆、汉缆股份等几家企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智研咨询研究团队围绕中国海缆产业规模、产业结构、重点企业情况、产业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海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各地政府、产业链关联企业、投资机构提供参考。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