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解读AI智能终端行业发展现状以及研判未来走向,智研咨询精心编撰并推出了《2025-2031年中国AI智能终端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份报告不仅是对中国AI智能终端市场的一次全面而细致的梳理,更是智研咨询多年来持续追踪、实地踏访、深入研究与精准分析的结晶。它旨在帮助行业精英和投资者们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脉搏,洞察行业趋势,为未来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报告》主要研究中国AI智能终端产业发展情况,细分市场包含AI手机、AI个人电脑、AI可穿戴设备、AI智能家居设备等四大部分,涉及AI智能终端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细分数据。
《报告》从国内外经济环境、国内政策、发展趋势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分析了AI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状况,对业界厂商掌握产业动态与未来创新趋势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决策支持。
AI智能终端是指集成了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执行复杂任务、提供智能化服务和交互体验的电子设备。这些终端通过内置的AI算法和硬件支持,实现了语音识别、图像处理、自然语言理解、预测分析等功能,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和设备的性能。按照设备类型,AI智能终端可以分为AI手机、AI个人电脑、AI可穿戴设备、AI智能家居设备等等。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在智能手机、PC、智能家居等终端设备中的应用逐渐普及。AI智能终端逐步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依托,应用量和计算量持续扩大,AI处理重心正在从云端向终端稳步转移,AI智能终端市场规模逐渐增长。2024年中国AI智能终端市场规模从2021年的36.66亿元增长至2207.85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AI智能终端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347.9亿元。
AI芯片的进步,使得AI终端具备更强的计算和处理能力。未来,AI技术将深入到几乎所有智能终端设备中,不仅限于智能手机和PC,还将涵盖智能家居、汽车、可穿戴设备等更多领域。随着AI算法的不断升级和芯片性能的提升,终端设备将变得更加智能化与场景化、生态化与平台。企业将在全球化的同时,注重本地化运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AI智能终端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AI芯片、传感器、通信模块、操作系统、算法与软件等关键技术和组件,这些是产业链的基础;行业中游为AI智能终端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集成,是将上游技术转化为具体产品的关键环节;行业下游主要包括智能终端的销售、应用场景落地以及相关服务,终端产品包括消费电子(智能手机、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智能家居(智能门锁、智能照明、智能家电等)、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座舱等)、工业终端(工业机器人、智能检测设备)等,应用场景包括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零售等,终端用户为广大消费者。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产业链各环节将更加紧密协作,推动行业向智能化、场景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产品迭代不断加速,我国在AI智能终端市场涌现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主要包括华为、小米、联想、OPPO等,这些国内企业AI终端产品,已经开始实现智能化的系统优化、语音控制、智能协作等功能,它们不仅在国内市场有强大的影响力,还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其中小米是一家主要从事智能手机、物联网和生活消费产品研发和销售业务,提供互联网服务,以及从事投资业务的中国投资控股公司。据统计,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小米平台连接的物联网设备(不包括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达到8.614亿台,同比增长23.2%。2024年前三季度,小米集团营业总收入129.06亿美元,净利润7.47亿美元。
智研咨询研究团队围绕中国AI智能终端产业规模、产业结构、重点企业情况、产业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AI智能终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各地政府、产业链关联企业、投资机构提供参考。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