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行业人士或投资者更进一步了解负极材料行业现状与前景,智研咨询特推出《2024-2030年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运营格局及投资策略探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中国负极材料市场做出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是智研咨询多年连续追踪、实地走访、调研和分析成果的呈现。
为确保负极材料行业数据精准性以及内容的可参考价值,智研咨询研究团队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厂家调研、经销商座谈、专家验证等多渠道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业各个领域,使从业者能够从多种维度、多个侧面综合了解2022年负极材料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创新前沿热点,进而赋能负极材料从业者抢跑转型赛道。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电池外壳组成。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对于锂离子电池起关键作用。锂电池负极材料主要分为碳材料和非碳材料。
碳材料包括:石墨类、无定形碳等。目前锂离子电池中应用较多的是石墨类负极材料,比如人造石墨、天然石墨。非碳材料中主要包括:硅基负极材料、钛酸锂负极材料等。硅基负极材料中可以分为SiO负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等。其他类型负极材料还包括钛酸锂、软碳、硬碳等,这些(钛酸锂、软/硬碳)也是钠离子电池的主要负极材料。
我国是负极材料原料的主要产地,随着我国锂电池与负极材料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锂电负极产业不断向中国转移,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2022年,我国负极材料产量达137万吨,同比增长超90%,市场需求量为80.94万吨,同比增长42.25%。
2022年国内锂电池负极材料产量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为:1)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705.8万辆,同比增长96.9%,带动动力电池出货同比增长112%;2)2022年国内锂电池储能市场同比增长1.7倍;3)冬奥会后,限产限电放宽,石墨化产能利用率上升,负极产能得到释放,供应量加大。
人造石墨具有易于石墨化、电导率高、价格相对低廉、灰分低等优点,同时又具有足够高的锂嵌入量和很好的锂脱嵌可逆性,以保证高电压、大容量和循环寿命长及电流密度的要求,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成为近年负极材料市场上的主流产品。2022年,我国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为408.75亿元,其中,人造石墨负极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为385.27亿元,占比达90%以上。
负极材料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资金壁垒及渠道壁垒等,锂电池厂商与负极材料厂商的粘性较强,一旦形成稳定的供应关系,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且下游锂电池行业集中度较高,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领域全球领先,2021年宁德时代以52.1%的市占率持续领跑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并在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中排名第一。下游较高的行业集中度及客户粘性进一步推动了负极材料行业集中度的提升。目前负极材料行业集中度已处于较高水平,领先企业基本都有稳定的合作伙伴,其中,贝特瑞、杉杉股份、璞泰来主要生产中高端人造石墨负极,并依托自身研发生产能力,积极布局新型负极材料,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头部厂商。
《2024-2030年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运营格局及投资策略探讨报告》是智研咨询重要成果,是智研咨询引领行业变革、寄情行业、践行使命的有力体现,更是负极材料领域从业者把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研咨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立体的智库体系,多年来服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科技、咨询、教育、生态、资本等服务。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