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行业人士或投资者更进一步了解抗贫血药行业现状与前景,智研咨询特推出《2024-2030年中国抗贫血药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中国抗贫血药市场做出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是智研咨询多年连续追踪、实地走访、调研和分析成果的呈现。
为确保抗贫血药行业数据精准性以及内容的可参考价值,智研咨询研究团队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厂家调研、经销商座谈、专家验证等多渠道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业各个领域,使从业者能够从多种维度、多个侧面综合了解2022年抗贫血药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创新前沿热点,进而赋能抗贫血药从业者抢跑转型赛道。
抗贫血药是一类用于治疗贫血的药物,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不足或红细胞功能异常导致的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的疾病。贫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营养不良、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出血、药物副作用等。抗贫血药的目标是增加血红蛋白的产生、改善红细胞的功能或增加红细胞数量,以改善贫血症状和恢复正常的血液参数。抗贫血药可以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进行分类,抗贫血药物主要有铁剂、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促红细胞生成药物、抑制免疫系统药物等。另外在急性或严重贫血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输血,将新的红细胞注入患者体内,以快速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铁是身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是当今世界和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婴幼儿、青少年、育龄妇女,尤其是孕妇、乳母和一些老年人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发人群。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1268万人,比重上升0.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922万人,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同时2022年我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2120元,同比增长0.4%。高需求加上消费水平的提升,中国医疗保健服务市场持续向好,未来抗贫血药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抗贫血药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行业市场规模逐年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抗贫血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83.9亿元,同比增长8.06%。抗贫血药主要有铁剂、叶酸类、维生素b12、红细胞生成素等类,2022年我国抗贫血制剂市场规模约为248.2亿元,占比64.75,其次抗贫血中成药市场规模约为23.9亿元,占比6.2%。
从行业竞争来看,市场上抗贫血药主要品种为甲钴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腺苷钴胺、蔗糖铁等,其中甲钴胺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市场占比合计超过50%。企业方面,市场主要参与者有三生制药、卫材中国、三联药业、华北制药等企业,行业企业竞争呈现分层的特征,即少数企业占据专利药及单独定价品种市场,多数企业位于仿制药市场,具体来看,抗贫血药行业CR5市场集中度约为44.2%,市场集中度不高,目前三生制药、卫材市场份额领先其他企业,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13.2%、19.6%。
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国家历来重视医药产业的发展。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政府对医疗行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医药生产行业的技术水平与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同时,我国医疗环境不断优化,国民健康意识逐步增强,对抗贫血药的需求不断增长,因此我国抗贫血药市场呈现供需双增长的发展态势。随着我国癌症、肾衰竭等慢病患者不断增多,再生障碍性贫血患病率增大,抗贫血药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如下:
1、个性化治疗。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抗贫血治疗将趋向个性化。基于患者的遗传特征和生物标志物,医生将能够更准确地选择最适合的抗贫血药物和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2、数字健康和远程监测。随着数字健康技术的普及,患者将能够更轻松地监测自己的血液参数,如血红蛋白水平。医疗专业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监测实时了解患者的情况,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建议。
3、营养和饮食习惯的重视。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饮食和营养。未来,抗贫血药可能与饮食建议结合,以改善患者的饮食习惯,从而减少贫血患者患病率。
《2024-2030年中国抗贫血药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是智研咨询重要成果,是智研咨询引领行业变革、寄情行业、践行使命的有力体现,更是抗贫血药领域从业者把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研咨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立体的智库体系,多年来服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科技、咨询、教育、生态、资本等服务。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