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行业人士或投资者更进一步了解结肠镜行业现状与前景,智研咨询特推出《2024-2030年中国结肠镜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机会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中国结肠镜市场做出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是智研咨询多年连续追踪、实地走访、调研和分析成果的呈现。
为确保结肠镜行业数据精准性以及内容的可参考价值,智研咨询研究团队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厂家调研、经销商座谈、专家验证等多渠道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业各个领域,使从业者能够从多种维度、多个侧面综合了解2022年结肠镜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创新前沿热点,进而赋能结肠镜从业者抢跑转型赛道。
内窥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一个具有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光源照明、机械装置等,它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在临床医疗检测广泛使用。内窥镜包括工业内窥镜和医用内窥镜,医用内窥镜分类较多,目前使用最多的类别以临床上能否改变方向分为硬质镜和弹性软镜两种。
结肠镜是内窥镜的一种特殊类型,专门用于检查结肠(大肠)的内部。结肠镜具有特定的设计,可以通过肛门插入,然后沿着结肠逐步前进,以检查结肠壁的状态、寻找异常病变、息肉、溃疡、出血等。结肠镜通常用于筛查结肠癌、检测炎症性肠病,以及进行治疗性操作,如息肉摘除。结肠镜有两种:一种金属硬管的;一种就是纤维结肠镜。金属硬管的因为痛苦大,已被废弃,目前绝大部分医院都采用纤维结肠镜。
结肠镜上游产业包括医用塑料、医用金属、光学镜头、传感器等行业,下游主要应用于医疗卫生机构。
我国内窥镜市场起步较晚,受益于行业政策的支持、下游市场需求的增加及普及程度的加快,我国内窥镜在医用领域的应用市场规模逐年增大。据统计,2022年我国内窥镜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02.9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为275.0亿元,占据市场主体地位。医用内窥镜中消化道内窥镜需求占比较大,2022年国内消化道内窥镜市场需求占比约为24.9%。
随着消化内镜术式不断普及,以及居民收入上升,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逐渐上升,同时结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我国结肠镜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结肠镜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2.4亿元,同比增长3.1%,2019-2023年国内结肠镜市场年均增长速度达到7.4%。
市场供需方面,我国结肠镜进口依赖度较大,但近年来我国结肠镜行业研发生产能力提升明显,产量增长速度较快。据统计,2022年我国结肠镜市场产需量分别约为7472.9、3145.0条,分别同比增长6.9%、13.6%。市场价格方面,目前国内市场结肠镜产品受品牌、型号、性能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差异明显,其中国产品牌单价大部分在10万以下,而进口产品单价多维持在40-50万元之间,部分型号产品价格更高。在国产产品进口替代的驱使下,结肠镜市场均价持续下降,2022年国内结肠镜市场均价约为29.97万元/条。
相比其他医疗器械,全球结肠镜厂商集中度较高,尤其是在软性结肠镜行业,少数企业把持了基于CCD图像传感器技术的结肠镜技术从而形成了长年的市场垄断。其中,奥林巴斯、宾得医疗、富士胶片等国际知名结肠镜企业凭借其技术垄断、先进的加工能力、领先的工艺水平获得了垄断的市场地位。
国内结肠镜企业起步较晚,技术上与国外先进企业存在一定差距,并且国内结肠镜生产企业普遍综合实力较弱,以单一产品生产为主,缺乏产业链协同优势,研发实力、销售能力、售后服务能力较弱,因而所占有的市场份额较小。但随着国内结肠镜技术的进步,尤其是COMS图像传感器技术替代CCD图像传感器技术的趋势下,国外厂商的技术垄断有望被打破,目前我国结肠镜产品市场主要参与者有上海医光、上海成运、上海澳华、杭州好克、深圳开立、佛山麦澳、杭州桐庐、浙江天松、金坛康华、乐陵信诺、威海威高等。
《2024-2030年中国结肠镜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机会预测报告》是智研咨询重要成果,是智研咨询引领行业变革、寄情行业、践行使命的有力体现,更是结肠镜领域从业者把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研咨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立体的智库体系,多年来服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科技、咨询、教育、生态、资本等服务。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