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智研咨询专家团队精心编制的《2024-2030年中国继电器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重磅发布,《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及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继电器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继电器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继电器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继电器业的高质量发展。
报告从2022年全国继电器行业发展环境、上下游产业链、国内外基本情况、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系统、客观的对我国继电器行业发展运行进行了深度剖析,展望2023年中国继电器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是系统分析2022年度中国继电器行业发展状况的著作,对于全面了解中国继电器行业的发展状况、开展与继电器行业发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可供从事继电器行业相关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产业企业等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继电器是一种当输入量(电、磁、声、光、热)达到一定值时,输出量将发生跳跃式变化的自动控制器件。继电器与芯片电路结合使用,能够更精确地对电流进行明确的控制,从而使电气设备的运行更加稳定、可靠,使机械设备的运作更加精准。继电器按作用原理和结构特征可分为电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延时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恒温继电器、混合继电器等;继电器按用途和结构特征可分为信号继电器、汽车继电器、功率继电器、工业继电器、电力继电器等。
继电器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保护、生产过程自动化及各类自动、远动、遥控、遥测和通讯等自动化装置中,是涉及未来国际竞争、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战略元件。继电器的应用还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能极大促进电子信息等新兴技术产业的发展,有力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装备水平的提高。继电器作为整机电路控制系统必不可少的基础元件之一,是电子信息产品的支撑产业,近年来,受下游应用领域发展推动,我国继电器的供需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我国继电器行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218.81亿元增长至316.08亿元,预计2023年我国继电器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80.5亿元。
随着我国十大产业振兴政策的逐渐落实和深化,继电器的需用量和应用领域将在巩固中继续扩大拓展,我国继电器产销量保持稳定增长趋势,2021年我国继电器产量达107.23亿个,需求量达96.88亿个;预计2023年我国继电器产量达123亿个,需求量达120亿个。随着特种继电器和固态继电器的发展,我国继电器行业蕴藏巨大的市场潜力。
目前,继电器行业发展比较成熟,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主要生产国包括中国、美国、日本、德国等,其中美国、日本、德国企业占据了中高端继电器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主要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汽车、通讯、航空航天等领域;我国企业的继电器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主要应用于家电、电力、汽车等领域。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继电器产品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显著增强。目前,我国继电器行业领先品牌有Omron欧姆龙、宏发HF、Schneider施耐德、正泰CHNT、德力西电气、Panasonic松下、泰科TE、SIEMENS西门子、IDEC和泉、三友等。目前,国内继电器生产最大的企业是宏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继电器是一种智能元件,用于控制电气设备的电能传递。它与芯片电路结合使用,能够更精确地对电流进行明确的控制,从而使电气设备的运行更加稳定、可靠,使机械设备的运作更加精准。继电器行业正处于一个技术、产业全方位变革的时代,涉及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等多维度的深刻变革。在产品方面,既要小型化又要功耗低切换负载大,还要具备网络接口的功能和一定的智能化功能。在开发方面,协同设计、跨界融合是继电器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生产方面,生产制造向自动化和智能化转变。在管理方面,企业管理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企业管理模式发展,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各环节、各业务、各要素的协同规划和决策优化管理。
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的继电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国内外继电器销售量也将进一步提升。随着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继电器可以应用在自动化产品及系统中,在智能电子产品、以及过去所未涉及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继电器行业的发展空间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2024-2030年中国继电器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内容丰富、数据翔实、亮点纷呈。是智研咨询重要研究成果,是智研咨询引领行业变革、寄情行业、践行使命的有力体现,更是继电器领域从业者把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研咨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立体的智库体系,多年来服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科技、咨询、教育、生态、资本等服务。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