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行业人士或投资者更进一步了解耐火粘土行业现状与前景,智研咨询特推出《2024-2030年中国耐火粘土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中国耐火粘土市场做出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是智研咨询多年连续追踪、实地走访、调研和分析成果的呈现。
为确保耐火粘土行业数据精准性以及内容的可参考价值,智研咨询研究团队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厂家调研、经销商座谈、专家验证等多渠道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业各个领域,使从业者能够从多种维度、多个侧面综合了解2023年耐火粘土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创新前沿热点,进而赋能耐火粘土从业者抢跑转型赛道。
耐火粘土是指耐火度大于1580℃、可做耐火材料的粘土和用作耐火材料的铝土矿。它们除具有较高的耐火度外,在高温条件下能保持体积的稳定性,并具有抗渣性、对急冷急热的抵抗性,以及一定的机械强度,因此经煅烧后异常坚定。耐火粘土主要用于冶金工业,作为生产定型耐火材料(各种规格的砖材)和不定型耐火材料的原料,用量约占全部耐火材料的70%。按照成分不同,可分为硅酸盐系、高铝系、碱性、含碳耐火粘土,按照可塑性、矿石特征和工业用途分为软质粘土、半软质粘土、硬质粘土和高铝粘土四种。
耐火粘土行业的上游产业主要是矿山开采机械业以及耐火粘土矿物资源开发业等,下游产业耐火黏土主要用于制造黏土质、高铝质耐火砖、耐火泥和陶瓷匣钵等耐火材料制品,最早应用于陶瓷行业,随着耐火黏土功能的发掘,现已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研磨、陶瓷等行业。
耐火材料指物理和化学性质适宜于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非金属材料,但不排除某些产品可含有一定量的金属材料。耐火材料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玻璃、水泥、陶瓷、石化、机械、锅炉、轻工、电力、军工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高温工业生产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国内耐火材料行业发展来看,2022年我国耐火材料产销量分别为2301.0、2123.5万吨,其中不定型耐火材料和致密定制耐火材料产量分别为983.1、1261.1万吨,分别占比42.7%、54.8%。
近年来,中国高温工业快速发展,钢铁、有色、水泥、玻璃的产量均为世界之首,巨大的市场市场需求空间,让耐火粘土行业也随之迎来发展机遇。据统计,2022年中国耐火粘土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3.6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冶金领域市场需求占比67.7%,建材领域市场需求占比14.9%,工业、油井及其他领域需求占比17.4%。
市场供需方面,2015-2021年我国耐火粘土市场供需稳步提升,主要受益于耐火材料市场持续扩大,其次国内出口市场保持较高容量,2022市场产需量下降,是国内政策带动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提升门槛及相关规范。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耐火粘土行业市场产需量分别约为923.5、832.7万吨,分别同比下降6.3%、6.4%。市场均价,受到供需关系影响,有所提升,2022年市场均价约为643.4元/吨。
国内耐火粘土行业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全国规模以上耐火粘土企业接近千家,国内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由于高温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的生产流程较长,整个流程均要使用不同的耐火粘土,在一个工序中也要使用不同种类的耐火粘土;另外,不同的高温工业,使用的耐火粘土也不同,因此,耐火粘土的种类繁多。由于技术、资源等众多条件的限制,国内尚无一家耐火粘土企业能提供某个高温行业使用的全部耐火粘土,更没有一家企业能提供所有高温工业使用的全部耐火粘土。目前,国内的耐火粘土企业大多集中生产某个高温工业某些工序需要的耐火粘土,部分企业甚至生产单一产品,国内耐火粘土产品市场错位竞争特点明显。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如下:
1、节能环保化。随着对环境友好型材料的需求增加,耐火粘土行业可能会更加重视可持续性和环保性。推动耐火材料行业的技术创新、产品结构调整和应用技术提升,大力发展长寿节能型、环保友好型的新型绿色耐材产品,成为当前耐火耐火粘土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2、高性能化。随着科技不断进步,耐火粘土行业可能会朝着更高性能的方向发展,通过新材料的开发、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提升耐火材料的耐温、耐腐蚀、耐磨等性能。
3、新兴应用领域的拓展。耐火粘土不仅在传统的冶金、玻璃等行业中有应用,还有望拓展到新兴领域,如太阳能、能源储存、航空航天等领域,为其提供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解决方案。
《2024-2030年中国耐火粘土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是智研咨询重要成果,是智研咨询引领行业变革、寄情行业、践行使命的有力体现,更是耐火粘土领域从业者把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研咨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立体的智库体系,多年来服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科技、咨询、教育、生态、资本等服务。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