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行业人士或投资者更进一步了解航空煤油行业现状与前景,智研咨询特推出《2024-2030年中国航空煤油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中国航空煤油市场做出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是智研咨询多年连续追踪、实地走访、调研和分析成果的呈现。
为确保航空煤油行业数据精准性以及内容的可参考价值,智研咨询研究团队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厂家调研、经销商座谈、专家验证等多渠道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业各个领域,使从业者能够从多种维度、多个侧面综合了解2022年航空煤油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创新前沿热点,进而赋能航空煤油从业者抢跑转型赛道。
航空煤油别名无臭煤油,是石油产品之一,主要由不同馏分的烃类化合物组成,是根据飞机发动机的性能和飞机的安全特别研制的航空燃料。其具有密度适宜、热值高、燃烧性能好、清洁度高、硫含量少、对机件腐蚀小的特点,能够迅速、稳定、完全燃烧,可满足寒冷地区和高空飞行对油品流动性的要求。现行最常用的航空煤油,是以煤油为基础的JET A-1,并根据国际标准规格生产,国内航空煤油牌号主要有RP-1、RP-2、RP-3等。
航空煤油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开采、加工,中游运输、销售以及下游航空消费等环节。上游原材料主要以原油为主,通过常减压蒸馏制得蜡油,再经过加氢裂化生产航空煤油。下游主要为民用航空和军用航空领域。
原油是航空煤油生产最主要的原材料,我国作为原油的主要消费国,国内原油增产乏力,原油市场对外依存度较高。2022年国际油价的剧烈波动、新冠肺炎疫情的频繁多点散发等因素对炼油行业的生产运行带来一定挑战,多个生产经营指标出现下降。其中,原油加工量出现新世纪以来的首次下降,为6.77亿吨,同比下降3.8%;炼厂开工率73.3%,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结束2015年以来的正增长。原油来源方面,2022年国内产量为2.05亿吨,进口量达到5.08亿吨,进口依存度仍处于高位。
大量中小城市的发展兴起,使得航空运输网络将进一步向中小城市延伸。居民消费能力与生活方式已逐渐接受航空运输这种相对成本较高、速度较快的交通方式,快捷交通服务需求正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发展。2020年以前我国民航市场发展迅速,2020年以来国内航空市场受到疫情影响,市场规模有所减少,2019-2023年随着全球原油价格持续上升,国内航空煤油市场回暖。据统计,2022年国内航空煤油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237.3亿元,同比增长12.8%。
国内市场供需方面,据统计,2022年国内航空煤油市场产销量分别为2882.0、1878.6万吨,分别同比下降17.1%、36.8%。市场供需不景气主要原因为:其一是国内航空市场受疫情导致大量航空取消,其二是全球油价推升炼油生产成本,利润大幅下降,导致炼油企业开工率不高。细分需求方面,民航是航空煤油主要消费主体,军用需求比例较少,2022年国内民航用航空煤油需求占比约为96.3%。航空煤油市场均价基本受到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随着俄乌冲突导致全球油价波动上行,国内航空煤油市场均价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航空煤油行业市场均价约为6586.4元/吨,同比增长65.5%。
过去几十年,国内航空煤油生产企业基本是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化等中字头企业,而随着恒力石化和浙江石化等民营大炼化项目投产(均配备上百万吨的航煤加氢装置),逐步打破了煤油生产装置由中字头企业掌控的局面。由此,国内航空煤油产能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目前,国内航煤煤油生产企业中,中石化产能占比依旧最大,达到53%;再次是中石油,达到21%;随后是民营企业的15%,中海油和中化分别占7%、4%。预计未来,随着民营炼化厂能力提升,再加上民营炼化厂落后产能淘汰,民营企业在航空煤油市场份额有望增长。
《2024-2030年中国航空煤油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预测报告》是智研咨询重要成果,是智研咨询引领行业变革、寄情行业、践行使命的有力体现,更是航空煤油领域从业者把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研咨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立体的智库体系,多年来服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科技、咨询、教育、生态、资本等服务。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