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行业人士或投资者更进一步了解生长激素行业现状与前景,智研咨询特推出《2024-2030年中国生长激素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中国生长激素市场做出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是智研咨询多年连续追踪、实地走访、调研和分析成果的呈现。
为确保生长激素行业数据精准性以及内容的可参考价值,智研咨询研究团队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厂家调研、经销商座谈、专家验证等多渠道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业各个领域,使从业者能够从多种维度、多个侧面综合了解2022年生长激素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创新前沿热点,进而赋能生长激素从业者抢跑转型赛道。
生长激素为DNA重组人生长激素,具有人体生长激素同等作用。能促进骨骼、内脏和全身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影响脂肪和矿物质代谢,在人体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生长激素按类型划分可分为短效生长激素粉针剂(粉针、水针)和长效生长激素水针剂(水针)。粉针上市较早,但其经过冷冻干燥技术进行保存,生物活性较差,且容易产生抗体;水针在生物活性、稳定性、安全性和便捷性方面相比粉针有一定优势;长效水针半衰期显著延长,实现周频次注射,在患者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方面有显著优势,预计未来有望实现高速增长。
从产业链来看,生长激素上游是生长激素的原材料和原料供应商,主要包括蛋白质、氨基酸和其他化学物质。中游是生长激素的制造和生产过程。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医疗、体育、美容等。医疗行业是最主要的下游市场之一,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肿瘤和其他医学疾病,应用场景包括医院、诊所和药店等医疗机构。体育和美容领域应用场景包括体育俱乐部、美容院等。
在医疗市场,生长激素主要用于治疗与生长激素缺乏有关的疾病和身材矮小症以及用于重度烧伤等治疗领域。目前我国矮小症的发病率约为3%,其中有32.7%的病因来源于生长激素缺乏症,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统计,2021年我国4-15岁人口约21051.7万人口。按照相关数据预计,2021年我国rhGH(重组人生长激素)适应症潜在人群约为631.5万人,2022年小幅降低至621.1万人。一般男孩骨龄15岁以前,女孩13岁以前是是注射生长激素的最佳时机,国内生长激素市场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消费型医疗需求不断提升。同时,消费型医疗以自费产品为主,具备品牌效应,有自主定价权,免疫控费政策。消费型儿童药品兼具儿童药和消费医疗双重景气度,其典型代表如重组人生长激素。重组人生长激素主要用于因内源性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儿童生长缓慢等,具备医美属性,近年来,国内生长激素市场规模持续扩容。据统计,2022年中国生长激素行业市场规模约为67.6亿元,同比增长13.9%。细分产品方面,以金赛药业生长激素销售来看,水针剂辅以电子注射笔自2016年上市之后,水针剂市占率逐年走高,2022年上半年水针剂销售额占比70%,占据市场主要份额。
全球生长激素市场发展相对成熟,基本形成了诺和诺德、辉瑞、礼来、默克及罗氏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目前,诺和诺德、辉瑞、礼来、罗氏和默克五家重组人生长激素占据全球90%的市场份额。诺和诺德在全球整体生长激素市场趋于平稳的情况下放量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提高;辉瑞的市场份额逐年萎缩,但仍保持市场份额第二的地位。
由于生长激素规模化生产技术壁垒较高,国内市场竞争格局同样保持相对稳定。目前,国内市场已经形成金赛药业龙头,安科生物紧追的局面。国外厂家粉针价格为国产企业4倍左右,不具备价格优势,国内市场几乎全部由国产公司占据,金赛药业具有国产先发优势、覆盖剂型全面,稳居龙头位置,常年市占率超70%。
《2024-2030年中国生长激素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是智研咨询重要成果,是智研咨询引领行业变革、寄情行业、践行使命的有力体现,更是生长激素领域从业者把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研咨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立体的智库体系,多年来服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科技、咨询、教育、生态、资本等服务。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