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行业人士或投资者更进一步了解租赁行业现状与前景,智研咨询特推出《2025-2031年中国租赁行业市场调查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中国租赁市场做出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是智研咨询多年连续追踪、实地走访、调研和分析成果的呈现。
为确保租赁行业数据精准性以及内容的可参考价值,智研咨询研究团队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厂家调研、经销商座谈、专家验证等多渠道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业各个领域,使从业者能够从多种维度、多个侧面综合了解2022年租赁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创新前沿热点,进而赋能租赁从业者抢跑转型赛道。
租赁是指在约定的期间内,出租人将资产使用权让与承租人以获取租金的行为。租赁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节税;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不确定性。 租赁是一种以一定费用借贷实物的经济行为,出租人将自己所拥有的某种物品交与承租人使用,承租人由此获得在一段时期内使用该物品的权利,除双方约定外,物品的所有权一般保留在出租人手中,承租人为其所获得的使用权需向出租人支付一定的费用(租金)。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是现代租赁业最常见的两种业务方式。
融资租赁合同余额情况而言,随着国内外资资本有所波动,我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数量变现缓步下降趋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5.85万亿元,较2021年下降0.36万亿元,细分企业类型来看,外资租赁、内资租赁和金融租赁合同余额分别为1.27万亿元、2.07万亿元和2.51万亿元。区域分布来看,截至2022年,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都设立了融资租赁公司,但绝大部分融资租赁企业仍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广东、上海、天津、辽宁、山东、北京、福建、江苏、浙江、陕西等省市的融资租赁合同余额占比较高。
目前,中国融资租赁行业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初期,行业整体集中度较低,头部效应尚不明显。根据国内融资租赁公司股东背景的不同,初步可以分为三大类,银行系租赁公司,以国银金融租赁、工银金融租赁等为代表,主要股东银行有国有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厂商系租赁公司,此类租赁公司母公司一般为制造业厂商,依托母公司生产的设备开展融资租赁业务,主要服务于母公司的特定销售对象;独立第三方租赁公司,主要股东多为大型外贸、物流、综合性企业集团、上市公司、民间资本以及专业投资机构,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灵活性。2019年开始融资租赁监管体制的调整和移交,相关政策是否调整尚不明朗,宏观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融资租赁企业数量、注册资金和业务总量波动下降,整个行业发展总体处于调整态势。
2021年5月起,国资委、央行、银保监会陆续发布文件,规范融资租赁行业发展,要求回归业务本源,提升服务实业能力,多个省市在“十四五”金融发展规划中也对融资租赁行业提出聚焦实体经济的发展规划。同时相关政策也在持续加强监管,如2022年银保监会出台的《融资租赁公司非现场监管规程》规范了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对融资租赁公司的非现场监管行为,包括信息收悉、风险监测、信息报送和监管措施等内容。
租赁企业融资渠道和资本补充渠道逐步拓宽,资本保持充足水平,租赁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较好。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租赁市场相比,我国租赁行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市场渗透率远低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市场潜力。
《2025-2031年中国租赁行业市场调查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内容丰富、数据翔实、亮点纷呈。是智研咨询重要研究成果,是智研咨询引领行业变革、寄情行业、践行使命的有力体现,更是租赁领域从业者把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研咨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立体的智库体系,多年来服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科技、咨询、教育、生态、资本等服务。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