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行业人士或投资者更进一步了解冷弯型钢行业现状与前景,智研咨询特推出《2024-2030年中国冷弯型钢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方向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中国冷弯型钢市场做出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是智研咨询多年连续追踪、实地走访、调研和分析成果的呈现。
为确保冷弯型钢行业数据精准性以及内容的可参考价值,智研咨询研究团队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厂家调研、经销商座谈、专家验证等多渠道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业各个领域,使从业者能够从多种维度、多个侧面综合了解2022年冷弯型钢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创新前沿热点,进而赋能冷弯型钢从业者抢跑转型赛道。
冷弯型钢,也称为钢制冷弯型材或冷弯型材,是指以热轧或冷轧带钢为坯料经弯曲成型制成的各种截面形状尺寸的型钢。冷弯型钢是一种经济的截面轻型薄壁钢材,也称为钢制冷弯型材或冷弯型材。冷弯型钢是制作轻型钢结构的主要材料。它具有热轧所不能生产的各种特薄、形状合理而复杂的截面。与普通钢结构(即由传统的工字钢、槽钢、角钢和钢板制作的钢结构)相比较,可节约钢材30%~50%左右。冷弯型钢品种繁多,从截面形状分,有开口的、半闭口和闭口的,主要产品有冷弯槽钢、角钢、Z型钢、冷弯波形钢板、方形管、矩形管,电焊异形钢管、卷帘门等。
冷弯型钢产业链上游是原材料供应商,通常是金属板材或钢带,生产来源钢铁生产厂家和钢材加工厂家等。中游包括冷弯型钢的加工和生产。在下游环节,冷弯型钢成品将被用于各种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建筑、工程、制造业等,具体有公路护栏板、钢结构、汽车、集装箱、钢模板和脚手架、铁道车辆、船舶和桥梁、钢板桩、输电铁塔等。
从上游原材料来看,随着国际产业的转移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钢材产量也随之不断增加,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钢材行业产量达到13.4亿吨,同比增长0.3%。冷弯型钢下游市场方面,冷弯型钢是属于经济断面钢材,也是高效节能材料,是新型钢材品种,广泛应用于国家经济的各个领域,其中钢结构市场占比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钢结构用冷弯型钢市场需求占比提升至16.6%。
随着结构轻量化和高强钢技术的发展,冷弯型钢产品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获得了钢铁行业的重视和用户行业的青睐。近年来,冷弯型钢在建筑业、汽车工业、轨道交通业等国民经济各领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就国内市场规模而言,2022年国内冷弯型钢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845.2亿元,同比增长0.9%。
2022年中国冷弯型钢行业产需量分别为4847.6、4792.7万吨,分别同比增长6.0%、6.1%。市场均价方面,我国冷弯型钢市场价格,基本根据焊管类、彩钢类、异型材类这三类不同材质、不同加工难度、不同地区原材料价格而形成。相对于成熟的螺纹钢、热轧板卷、冷轧板卷等主流产品来说,冷弯型钢的价格受到钢材产品价格走势变动影响更大,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冷弯型钢行业市场均价约为3850元/吨。
随着社会发展,冷弯型钢在用途上越来越广泛,包括高层写字楼、桥涵、体育馆、管道等都使用钢结构;在品种上越来越多样,比如各种焊接圆管、方矩管、波纹管、异型钢、H型钢等。随着结构轻量化和高强钢技术的发展,冷弯型钢产品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行业未来发展将聚焦于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和新材料应用。同时,轻量化、高强度解决方案、建筑工业化和多功能设计也将引领行业发展潮流。
1、个性化定制和新材料应用。冷弯型钢行业将朝着满足定制化需求和多样性设计的方向发展。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形状、尺寸和性能的冷弯型钢产品将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同时,探索使用新材料,如高性能合金、复合材料等,将为行业带来更多创新和应用可能性。
2、轻量化和高强度解决方案。冷弯型钢作为轻量化结构材料的优势将在建筑和制造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随着对能源效率和可持续性的需求增加,高强度、轻量化的冷弯型钢产品将成为设计的首选,促进更节能、环保的解决方案。
3、建筑工业化和多功能设计。冷弯型钢行业将与建筑工业化趋势相结合,推动预制构件生产和模块化建筑的发展。同时,冷弯型钢产品将朝着多功能设计方向发展,可以集成电缆、管道等附加功能,提供更高的集成度和附加价值。
4、市场多元化和不断创新。冷弯型钢的应用领域将变得更加多元化,涵盖建筑、工程、制造业等多个行业。不断创新将推动新型冷弯型钢产品的开发,以满足不同行业的特殊需求和挑战。
《2024-2030年中国冷弯型钢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方向分析报告》是智研咨询重要成果,是智研咨询引领行业变革、寄情行业、践行使命的有力体现,更是冷弯型钢领域从业者把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研咨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立体的智库体系,多年来服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科技、咨询、教育、生态、资本等服务。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