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行业人士或投资者更进一步了解止痛药行业现状与前景,智研咨询特推出《2024-2030年中国止痛药行业投资潜力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中国止痛药市场做出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是智研咨询多年连续追踪、实地走访、调研和分析成果的呈现。
为确保止痛药行业数据精准性以及内容的可参考价值,智研咨询研究团队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厂家调研、经销商座谈、专家验证等多渠道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业各个领域,使从业者能够从多种维度、多个侧面综合了解2022年止痛药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创新前沿热点,进而赋能止痛药从业者抢跑转型赛道。
止痛药(Analgesics)是一类药物,其作用是减轻或消除疼痛感觉。疼痛是身体的一种警示信号,通常由受损组织、疾病或其他刺激引起,但有时候疼痛可能会过于剧烈或持续,需要通过药物来缓解。根据作用机制和药物类型,止痛药可以分为非处方药物和处方药,其中非处方止痛药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局部止痛药,处方药包括阿片类止痛药以及镇痛药物复合制剂等。
止痛药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药物制造和研发、以及下游分销和使用等环节。在上游环节,止痛药的原材料供应涉及到药物的活性成分、辅助成分以及包装材料等。这包括药物的基础化学物质、药用植物提取物、合成中间体等;在下游环节,止痛药被分销到药店、医院、诊所以及其他医疗机构,最终供患者使用。药物的销售和分销可能涉及多个渠道,包括批发商、零售商和在线药店。
从下游产品销售渠道来看,国内止痛药销售渠道基本稳定,城市等级医院、零售药店、县域等级医院是止痛药产品主要的消费终端。数据显示,2022年城市等级医院、零售药店、县域等级医院在国内止痛药销售端占比分别为45.4%、18.6%、25.9%,国内止痛销售渠道集中在医院,主要是阿片类止痛药有成瘾症状,受到政策等严格管控。
国内的医药体系以公立医疗为主,目前我国许多公立医院设立专门的疼痛科,应对病患的疼痛问题。随着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及需求层次随之发生变化,消费者对自身健康的需求日益关注,在医疗管理、健康等方面的消费支出逐步增加,止痛类药物市场规模随之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止痛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226.0亿元,同比增长5.64%。我国西药类止痛药产品发展相对较短,但产业规模增长明显。随着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西药类止痛药产品正逐渐从仿制走向创新,未来我国止痛药行业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
细分市场方面,国内止痛类药物领域,化学成分药和中药成分药占比几乎接近,但近年来国内西药止痛药市场规模占比持续提升,2022年化学药止痛药市场规模占比达到57.4%。内用及外用方面,内用系列止痛药在市场占据主体地位,2022年国内内用类止痛药市场规模占比达到79.2%,疫情期间内用止痛药市场规模占比加速提升。
目前国内市场存在多家大型制药企业以及中小型药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行业集中度不高,大型制药企业在市场占据较大市场份额,而中小型药企专注于某些特定的止痛药品种或特定市场领域。具体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国内样本医院市场,扬子江药业集团凭借王牌止痛药地佐辛(2021年样本亿元销售额为57.62 亿元)以41%市场份额占据国内龙头地位。
恒瑞医药和人福医药是国内神经系统用药行业领先企业,2021年恒瑞医药凭借布托啡诺(2021年样本医院销售额为13.1亿元)在国内止痛药市场占比9.3%,人福医药凭纳布啡(2021年样本医院销售额为3.0亿元)、氢吗啡酮(2021年样本医院销售额为2.9亿元)在国内止痛药市场占比5.1%。从两家企业经营情况来看,据各公司公告,2022年恒瑞医药和人福医药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12.8、223.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87%、8.71%,恒瑞医药旗下产品受医药集采影响较大。
《2024-2030年中国止痛药行业投资潜力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是智研咨询重要成果,是智研咨询引领行业变革、寄情行业、践行使命的有力体现,更是止痛药领域从业者把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研咨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立体的智库体系,多年来服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科技、咨询、教育、生态、资本等服务。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