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牛磺酸作为一种含硫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已经被证实有增强免疫力作用,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等行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牛磺酸行业需求量不断增长,进而推动企业不断扩大生产。数据显示,2017-2021年中国牛磺酸行业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2022年受海外通胀及经济衰退压力加大,头部企业缩减生产规模。导致行业产量小幅下降5.77%至7.67万吨。2023年,全球通胀水平依然较高,市场疲软,下游客户去库存进展缓慢,加之新的生产厂家进入,行业内竞争加剧,牛磺酸价格出现大幅下滑,与上年相比降幅超过30%。2023年中国牛磺酸行业产量达到7.94万吨,同比小幅增长3.52%。预计2024年随着下游客户前期去库存的逐步消化,市场需求的逐步回暖,行业产量有望恢复增长状态。
一、定义及分类
牛磺酸是一种由含硫氨基酸转化而来的氨基酸,又叫牛磺酸、牛胆酸、牛胆碱、牛胆素。作为动物体内的一种含硫氨基酸,牛磺酸以游离氨基酸的形式广泛分布于人和动物的脑、心脏、肝、肾卵巢、子宫、骨骼肌、血液、唾液及乳汁中,其中海生动物含量尤为丰富。随着人们对牛磺酸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从海生动物中提取的牛磺酸产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此,工业上开始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来制备牛磺酸。目前,我国生产牛磺酸的工艺主要分为环氧乙烷工艺和乙醇胺工艺两种,其中环氧乙烷工艺由于使用成本低、能量消耗少、成品收率高、投资回报率高、环境污染程度低等因素,在市场中使用频率较高。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牛磺酸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其主要职责:负责市场综合监督管理。起草市场监督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有关规章、政策、标准,组织实施质量强国战略、食品安全战略和标准化战略,拟订并组织实施有关规划,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负责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管理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国家监督抽查工作。建立并组织实施质量分级制度、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指导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管理。负责纤维质量监督工作等。
行业自律性组织为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其业务范围包括:接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配料行业开展质量管理、监督工作,配合有关执法部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发布行业产品质量信息,扩大优质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配料的宣传,向国内外食品、饮料行业推荐优质产品和新产品;组织制定行业的行规、行约,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并组织实施、监督和检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协调同行业价格争议,维护行业公平竞争,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和用户的合法权益等。
2、行业相关政策
牛磺酸是人体中最重要的氨基酸之一,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中的营养强化剂。近年来,国家对牛磺酸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行业发展。例如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其中提出将“天然食品添加剂、天然香料新技术开发与生产”列入鼓励类。2024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其中提出根据2015年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在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中增加了包含营养强化剂的内容。新品种许可、复配食品营养强化剂等食品营养强化剂的管理可参考食品添加剂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三、发展历程
在过去几十年里,国际牛磺酸市场一直是日本和欧洲产品的天下。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合成牛磺酸获得成功,牛磺酸走上了国产化的历程。至2007年,全国共有40多家企业在生产牛磺酸(其中半数是医药企业),当年全国牛磺酸总产量已突破1万吨。从2008年初开始,我国牛磺酸产业开始井喷式增长。仅仅过了1年时间,2008年底,我国牛磺酸总产量达惊人的3.38万吨。
由于销路不畅,此后几年,国内牛磺酸产量增长缓慢,始终保持在4-5万吨,随着牛磺酸国际市场好转,2011年全国牛磺酸总产量达8.7万吨。2016年我国已形成牛磺酸生产四大巨头,即永安、富驰、虞东以及华昌四家企业。这4家公司的牛磺酸实际产量约占全国牛磺酸总产量的92%,国内其他数10家公司的牛磺酸产量合计仅占剩余8%的份额。
目前,我国牛磺酸中低档产品已占领国际市场85%的份额,而在高档牛磺酸市场,我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仍低于日本和欧洲国家厂商。预计未来我国牛磺酸行业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推动高端市场发展。
四、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牛磺酸的生产工艺虽然相对成熟,但仍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首先,牛磺酸的生产需要高精度的设备和严格的生产流程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其次,随着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不断研发新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然而,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这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可能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2、规模壁垒
牛磺酸行业存在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大型生产企业能够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规模较大的企业也更容易获得客户的信任和认可,从而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对于新进入者来说,要想在牛磺酸行业立足,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设备购置、生产线建设和市场推广等,以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品牌影响力。这对于资金实力较弱的新进入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市场与客户壁垒
牛磺酸行业的市场与客户壁垒也相对较高。一方面,牛磺酸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食品饮料、宠物食品、饲料、医药等多个领域。不同领域对牛磺酸的需求量和质量要求各不相同,企业需要针对不同领域进行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这要求企业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客户资源,以便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并拓展市场份额。另一方面,牛磺酸行业的客户多为大型企业或品牌商,他们对供应商的选择标准较高,注重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期和服务等方面。新进入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建立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并获得客户的信任和认可。这对于新进入者来说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也是进入市场的重要壁垒之一。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从行业产业链来看,牛磺酸行业的上游主要涉及原材料供应,包括乙醇胺、环氧乙烷、硫酸和亚硫酸氢钠等。其中,环氧乙烷是最主要的原料之一,其价格变动对牛磺酸的生产成本具有重要影响。环氧乙烷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储运和运输受到一定限制,且不宜长途运输。此外,环氧乙烷的价格还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周期波动,并受原料乙烯价格、市场供需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
中游是指牛磺酸的生产制造,该环节需要企业严格控制原料配比、反应条件和产品质量,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下游是指牛磺酸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食品饮料、宠物食品、保健食品、饲料和医药等领域。其中,食品饮料是牛磺酸最大的应用领域。牛磺酸是很多功能性饮料抵抗疲劳的主要功效成分,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能量饮料、运动饮料等产品中。此外,随着消费者对宠物食品的关注度提高,牛磺酸在宠物食品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加。在饲料领域,牛磺酸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增长明显。在医药领域,牛磺酸主要用于治疗肝炎、胆囊炎等疾病,并作为营养补充剂用于改善身体机能。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down_arrow.png)
![](/assets/images/wiki/down_arrow.png)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潜江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潜江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形成了以食品及药品添加剂牛磺酸生产销售为主体、以环氧乙烷及减水剂相关产品和保健产品生产销售上下游延伸的总体格局。其中在牛磺酸业务领域,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牛磺酸生产基地,占50%左右的市场份额,现已具备牛磺酸生产能力5.8万吨/年。2024年,随着下游客户前期去库存的逐步消化,上半年牛磺酸的需求逐渐回暖。在此背景下,公司充分发挥自身规模优势,积极开展市场营销,依托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稳定的产品质量,抢夺市场份额,同时不断拓展新客户新市场,深挖重点客户需求,推动出货量稳步增长。2024年上半年,公司牛磺酸销量达2.51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35.67%,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幅,牛磺酸业务收入3.42亿元,较同期增加10.25%,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牛磺酸行业的核心市场地位。
(2)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营养品、香精香料、高分子材料、原料药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注于精细化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和在市场竞争中成长的理念,以“化工+”和“生物+”两大核心技术平台不断发展各类功能性化学品,为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在牛磺酸领域,公司以有机合成技术为核心,利用动物用营养品领域多年累积的生产工艺、行业经验和管理优势,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技术论证和反复实验,掌握了高品质的牛磺酸制造工艺,并已获得多项国内外专利。目前公司牛磺酸产能3万吨。从企业经营业绩来看,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57.82亿元,同比增长43.31%;归母净利润为39.90亿元,同比增长89.87%。
六、行业现状
牛磺酸作为一种含硫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已经被证实有增强免疫力作用,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等行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牛磺酸行业需求量不断增长,进而推动企业不断扩大生产。数据显示,2017-2021年中国牛磺酸行业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2022年受海外通胀及经济衰退压力加大,头部企业缩减生产规模。导致行业产量小幅下降5.77%至7.67万吨。2023年,全球通胀水平依然较高,市场疲软,下游客户去库存进展缓慢,加之新的生产厂家进入,行业内竞争加剧,牛磺酸价格出现大幅下滑,与上年相比降幅超过30%。2023年中国牛磺酸行业产量达到7.94万吨,同比小幅增长3.52%。预计2024年随着下游客户前期去库存的逐步消化,市场需求的逐步回暖,行业产量有望恢复增长状态。
七、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推动牛磺酸需求增长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健康管理的关注不断增加,消费者对于营养补充剂的需求也在扩展。牛磺酸作为一种能够促进心血管健康、增强抗氧化能力、支持神经系统的营养成分,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种健康意识的提升直接推动了牛磺酸在保健品、营养品以及功能性食品领域的广泛应用,从而促进了牛磺酸行业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
(2)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工艺优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牛磺酸的生产工艺得到了显著优化。例如,环氧乙烷法作为现代牛磺酸生产的主要工艺之一,相较于传统的乙醇胺法,具有装置规模大、物料消耗低、三废排放少等优势。这种生产工艺的优化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牛磺酸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同时,科技的发展还推动了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在牛磺酸生产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全球化加速推动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全球化加速推动了中国牛磺酸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牛磺酸生产国,中国拥有庞大的生产能力和出口潜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中国牛磺酸企业可以更加便捷地进入国际市场,与全球各地的客户进行贸易往来。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牛磺酸产品的国际知名度,还能帮助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实现业务的快速增长。
2、不利因素
(1)市场竞争加剧
牛磺酸行业的市场竞争加剧是行业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随着全球牛磺酸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在中国,牛磺酸行业已经形成了较为集中的竞争格局,主要生产商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产品价格上,还涉及到产品质量、服务、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规模较小、技术实力较弱的企业可能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牛磺酸的生产原料主要包括乙醇胺、环氧乙烷等化学品。这些原料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到牛磺酸的生产成本。当原料价格上涨时,牛磺酸的生产成本将增加,从而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反之,当原料价格下跌时,虽然生产成本会降低,但也可能引发价格战,导致行业整体利润下滑。因此,原材料价格的不稳定性给牛磺酸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3)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压力
近几年,我国环保政策逐渐趋严,对牛磺酸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需要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工艺和废弃物处理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企业需要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环保压力,进一步压缩产业利润。
八、竞争格局
中国牛磺酸行业的竞争格局相对集中,主要由几家大型生产商主导。如潜江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远大富驰医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远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阴华昌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等。其中,潜江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牛磺酸行业的龙头生产企业,其产能达到5.8万吨,控制了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我国牛磺酸已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优势地位,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在高端市场占有率仍低于日本和欧美厂商。对我国牛磺酸生产企业来说,发展牛磺酸高端产品是一项必须解决的新课题。
九、发展趋势
近年来,环保政策逐渐趋严,牛磺酸相关企业将面临较大的环保压力。企业须得在更新环保设备上加大投入力度,促使企业生产成本进一步扩大,市场加速出清。此外,大健康时代背景下,牛磺酸凭借提高肌肤免疫力、促进发育、改善记忆、抗氧化等功效,被广泛应用到各种营养品、饮料、医药当中。未来,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消费者对牛磺酸的功效不断深入了解,其下游市场的应用将会持续增加,行业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