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从2019年专精特新培养伊始,我国专精特新企业阵容不断壮大,发展势态良好,呈现出了“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局面。为了更好的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不少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水平,带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从江苏省、湖南省、湖北省最新发布的专精特新培养方案出发,详细分析这三个省份的政策动向、培育重点,以期为想要迈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行列的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专精特新、培育方案、江苏省、湖南省、湖北省
一、湖南、湖北、江苏三个省份最新专精特新培育方案
2025年2月12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关于开展“千帆百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是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持续推动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的要求而制定。
2025年3月2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方案是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强县工程、推进城镇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水平,推动特色产业集群提质扩量、县域冠军产业提档升级而制定。
2025年3月24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方案,以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借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服务前置、点面结合、分类指导为原则,全面提升企业上市意识、动力和能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优化企业治理结构,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二、湖南、湖北、江苏三个省份培育目标
湖南省:聚焦企业挂牌上市需求,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企业自主、精准服务”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培育、服务支持等措施,助推企业挂牌上市。到2026年,力争实现10家以上企业挂牌上市(含新三板挂牌)。
湖北省:健全“创新型—专精特新—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为牵引,带动集群企业“质”的全面提升。对集群内开展产品、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创新的骨干企业,申报国家、省级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的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推荐。到2027年,新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5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家以上,实现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单项冠军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覆盖。
江苏省:聚焦“1650”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服务体系,到2027年末,遴选500家企业进入上市后备企业库,力争培育 “专精特新”专板及新三板挂牌企业200家、境内外上市企业30家。
三、湖南、湖北、江苏三个省份具体措施
湖南省
(1)工作任务
发布一份培育重点企业名单。围绕“4×4”现代化产业体系,以高端装备、新材料、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等为重点行业,筛选100家左右主营业务突出、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和上市规划明晰的企业,建立上市培育重点企业库,及时完善企业入库信息,加快推动挂牌上市进程,并实施动态管理。
遴选一批中介服务机构。遴选一批专业能力强、服务质量好的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作为重点服务机构,联合有关单位不定期、分区域开展政策宣讲、专业培训、业务指导和个性诊断等服务活动,推动挂牌上市工作进程。
组建一支服务专业化队伍。组建一支来自上市中介服务机构、投融资机构、财务审计、法律合规等领域的资深专家队伍,定期走访调研挂牌上市培育重点企业,对企业发展规划、财务规范、合规运营等提供专业化服务。适时组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挂牌上市服务联盟”。
实施一项关键人才培养工程。以董事会秘书和财务总监为重点培养对象,举办专题培训班,围绕公司治理、证券法规、财务金融、实践技能等内容进行培训,着力培养一批具备扎实专业知识、丰富实践经验、较强沟通协调能力的专业人才,帮助企业更好地对接资本市场。
建好一个“专精特新”专板。支持湖南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专精特新”专板,鼓励优质企业在“专精特新”专板挂牌。完善分层管理,实施分类服务,选择一批有上市预期的企业到培育层进行重点培育,推动开展上市辅导服务,为企业量身制定个性化的上市规划。利用“三四板”对接“绿色通道”审核机制和北交所(新三板)湖南基地的优势,加快推动企业转板上市工作。
支持一批企业参与并购重组。支持省内上市公司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实施并购行动。鼓励服务机构和投资机构向省内外上市公司推荐优质企业资源,推动一批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提升企业竞争力。联合有关部门组织资源对接专场活动,促进企业与上市公司的深度交流合作。
推动解决一批困难问题。制定靶向培育方案,对初步具备挂牌上市条件的企业进行重点关注,建立常态化走访企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环境。特别是协调相关部门为拟上市企业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及时出具上市所需各类合规证明文件。
建强一个投融资服务平台。依托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建好做大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服务平台,持续优选服务专精特新企业重点投资机构,常态化开展“一月一链”中小企业融资活动,定期举办银企对接会、金融论坛沙龙等活动,集中推介优质项目,鼓励投资机构加大投资力度。
(2)保障措施
建立机制落实责任。市县工信部门要充分认识企业上市培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建立沟通交流机制,精准制定培育方案,及时摸排企业需求,安排人员经费,统筹各类服务资源,加快推动企业挂牌上市步伐。对重点培育企业,同等条件下在入板通道协调、项目资金申报、教育培训安排和专项人才计划等方面给予倾斜。
协同联动形成合力。市县工信部门要以开展“送解优”“一起益企”服务为契机,加强同相关部门的联系,强化协调联动,跟踪调度进程,研究对策措施,形成工作合力。要高效对接上市中介服务机构、投融资机构以及其它服务机构,及时对企业进行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指导,多措并举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创新模式开展服务。市县工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针对拟挂牌上市企业创新开展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服务活动。加强资本市场政策法规解读和优秀上市公司宣传,及时总结企业上市培育中的成功案例和有效做法,形成可复制、易推广的模式。
2、湖北省
持续加大集群领军企业培育力度,每个省级以上特色产业集群选择2-3家行业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支持,通过联合、兼并、股权收购和上下游一体化经营等方式做大做强,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健全“创新型—专精特新—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为牵引,带动集群企业“质”的全面提升。对集群内开展产品、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创新的骨干企业,申报国家、省级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的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推荐。
3、江苏省
(1)重点工作
建立上市后备企业库
明确入库企业。制定入库标准和入库程序,结合我省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每年主动摸排一批有上市意愿的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地方发动、机构推荐、自愿申报,首批入库企业不少于200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推动有上市意愿的企业及时入库、已入库企业动态调整,做到有进有出。
分层分类管理入库企业。“一企一档”完善入库企业营业收入、净利润、上市意向、上市工作开展情况等相关信息,科学构建企业画像。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接入区域性股权市场的上市成熟度测评软件,免费帮助企业找准板块定位,明确企业已具备的上市、挂牌条件,或与达到上市、挂牌目标之间的差距,按照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对企业进行分层。对入库企业按照“1650”产业体系进行分类管理,每年遴选30家左右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进行指导服务。
整合优质服务资源
组建专业服务机构库。入库机构主要包括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资机构、银行机构,以及其他具备协助开展上市培育工作能力的专业服务机构,明确机构入库条件、工作职责、出库情形,建立完善服务机制,为后备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
发挥“专精特新”专板培育功能。与区域性股权市场建立协作管理机制,引导入库企业提前进入专板培育,专板提供企业上市前规范发展的“学籍档案”。充分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申请新三板挂牌“绿色通道”及“公示审核”等机制作用,推动企业在新三板高质量挂牌。
夯实上市培育服务
提升企业上市动力。围绕入库企业,每年至少开展2场上市通识培训,提高入库企业对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认知水平,引导企业树立进入资本市场的诚信意识、自律意识和法治意识。分专题、分行业举办企业家沙龙,共享上市前沿动态、产业政策、市场趋势等信息,组织服务机构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加快推动企业发展和上市进程。发挥沪深北交易所江苏企业培育基地和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功能与专业优势,组织开展“走进交易所”“走进上市公司”等活动。
精准服务重点企业。根据板块定位,每年组织专业服务机构为30家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针对企业上市核心指标存在差距、上市进展迟缓等实际问题给予指导,促进企业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基础工作、内部控制制度。安排专人持续跟踪重点企业挂牌、上市进展情况,帮助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强化全链条金融赋能。深入开展政银企对接,鼓励金融机构为入库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融资服务方案。建立股权融资项目储备库,持续开展投融资路演活动,充分发挥各级政府产业基金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上市后备企业。推动各类股权投资机构积极参与企业股份制改造、并购重组等工作。
(2)保障措施
深化基础性公共服务。发挥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功能,精准、及时向入库企业定向推送人才、贴息、上市等各类惠企政策。利用“一起益企”“三走进”公益服务行等主题活动契机,为企业提供免费咨询辅导。
促进企业练好内功。支持入库企业提升创新能力,集聚优质资源,加大研发投入,争创一批省级以上研发载体。强化产业人才支撑,培育一批创新企业家、先进制造技术人才、先进基础工艺人才。推动企业加快“智改数转网联”,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建成一批基础级、先进级智能工厂。
积极营造良好环境。加强与省委金融办、江苏证监局等部门沟通协同,强化工作协调、信息共享等合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上市后备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全省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上下联动,合力推进上市培育服务体系建设,及时总结上市培育经验,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上市的浓厚氛围。
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专精特新申报服务、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智研咨询专精特新申报服务包含:行业地位证明、品牌实力证明、销售实力证明、技术领先证明、销量排名证明、市场占有率证明、市场份额证明、经济效益评估等。
智研咨询专精特新服务,独特价值在于:
时刻把握政策导向,锁定申报黄金赛道
精准扫描全国31省市政策更新动态,专业解析政策隐含的产业扶持倾向、区域竞争热力值、赛道饱和度三大维度数据,校准企业申报路径,助力企业抢占政策窗口期最优申报赛道,规避50%以上因赛道误判导致的申报风险。
聚焦“补短板”“填空白”,制定战略级产业链定位解决方案
基于产业链大数据,精准量化企业于产业链关键环节价值。跨界创新点挖掘,识别企业技术能力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的隐性关联,实现申报战略价值可视化。
行业地位速证,助力企业市占率证明通过
智研咨询专精特新服务方案,可出具市占率调研报告及行业地位证明材料等,权威佐证企业细分市场所占份额,助力企业专精特新申报关键一步。
智研咨询专精特新“小巨人”申请服务是专为中小企业打造的,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技术示范企业申报、孵化、培育的一站式服务。智研咨询专精特新申报服务包含:行业地位证明、品牌实力证明、销售实力证明、技术领先证明、销量排名证明、市场占有率证明、市场份额证明、经济效益评估等。智研咨询凭借15年产业研究经验、自主研发数据库、质量领先保障、精密准确的研究方法、权威资质等领先优势,实现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只为让您的企业更进一步!
智研,为您的申请保驾护航,让您高枕无忧,是您专精特新申报的不二选择。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专精特新栏目。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专精特新申报服务、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