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9日,由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特聘教授饶子和院士率领的科研团队与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胡俊杰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题为“Mycobacterial dynamin-like proteinIniA mediates membrane fission”的研究论文。在该研究中,他们发现IniA具有类似细菌动力蛋白的结构折叠方式,并发挥膜分裂(fission)的功能,最终揭开了IniA 蛋白参与药物耐受的新机制,对解决结核病耐药性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晶体学手段成功解析了耻垢分枝杆菌IniA蛋白的apo状态(3.2Å分辨率)和GTP结合状态复合物(2.2Å分辨率)的三维空间结构。首次发现IniA 蛋白的折叠方式属于dynamin超家族中的细菌动力蛋白家族。IniA具有一个经典的GTPase结构域以及两段螺旋束结构域Neck和Trunk。Neck和Trunk呈“V”形排布,这与cynobacteria的BDLP蛋白的溶液游离态形式类似。在Trunk的末端存在一段特殊的柔性lipid-interacting (LI) loop,可以与带负电荷脂类相互作用从而插到细胞膜上。研究发现,与其他dynamin不同,IniA在溶液中并不形成核苷酸依赖性的二体形式,但是IniA可以在膜上形成核苷酸非依赖性的聚合现象。进一步的生化实验发现,IniA具有改变膜形态的能力并行使GTP水解依赖性的膜分裂功能。细菌动力蛋白家族的分子活性长期以来有较大争论,由于在构架和进化上接近线粒体融合素(Mitofusin, MFN),这类蛋白一直被认为可以介导膜融合,而这项工作清楚的阐明了细菌动力蛋白具有膜分裂而不是膜融合的能力。
细菌动力蛋白的解析虽然有较多进展,但其生理功能也一直困扰着研究人员。由于异烟肼、乙胺丁醇会抑制结核杆菌细胞壁合成,因而细胞膜缺乏保护而变得不稳定、易损伤。研究最终证实,IniA通过膜结合并介导膜分裂的方式参与了膜损伤的修复,从而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增加了病原菌在药物压力下的存活能力。这项研究首次揭开了IniA 蛋白的神秘面纱,加深了对细菌动力蛋白的认识,预示了原始的内吞行为在细菌中可能存在,同时为解决结核病耐药性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加拿大人类基因组研究有新发现

英国研究构建叶绿体RNA聚合酶原子模型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揭示了低质量星系在宇宙再电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以色列创新实验实现量子力学现象可视化

瑞典研究探明蛋白质引导电荷运移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