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成果不断显现,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工业)生产逐月回升,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7%,增幅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一、工业生产前低后高,持续恢复
2020年,我市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前低后高,持续恢复的发展态势。4月份复工复产以来,工业生产连续9个月实现月度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4830.97亿元,比上年增长1.9%,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回升19.3个和8.2个百分点,恢复态势显著。
各工业行业生产全面恢复。2020年,在我市35个大类行业中,13个行业生产实现增长,增长面为37.1%。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9.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其他主要行业均实现增长。通用设备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21个行业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占比达到60%。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增长
随着工业新经济产能逐渐释放,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作用进一步突出。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部分完成工业总产值13930.66亿元,比上年增长8.9%,增速高出我市工业7.0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40.0%,比重提高7.6个百分点。主要行业“六升两降”,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幅增长1.7倍,新材料产业增长10.8%,新能源产业增长8.5%,新一代信息技术增长6.2%,节能环保增长4.9%、生物产业增长2.9%。
三、六个重点行业支撑作用增强
2020年,六个重点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3784.22亿元,比上年增长4.1%,增速高出我市工业2.2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五升一降”,其中,汽车制造业在新能源车产能提升带动下增长9.3%,增速居六个重点行业之首;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长5.3%,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2.9%,成套设备制造业增长0.6%,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制造业增长0.5%。
四、新产品产量实现快速增长
2020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95种重点跟踪产品中有34种产品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增长面35.8%。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量实现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服务器和3D打印设备分别增长1.9倍、25.4%和23.2%。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