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国经济有望实现8%左右的增长。考虑到全球疫情仍在持续,预计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5.3%左右
2021年我国经济有望实现8%左右的增长。考虑到全球疫情仍在持续,预计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5.3%左右。2022年我国出口替代效应将明显减弱,预计出口增长6%,较今年高达30%的增速有明显回落,但仍将保持一定韧性。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
截至10月底,全国已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4万个,超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年目标任务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据住建部消息,截至10月底,全国已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4万个,超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年目标任务。
近年来,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保持逐年增长的态势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同比分别增长8.9%、10.0%、11.0%、9.8%、7.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同比增长8.2%、6.8%、8.3%、8.1%、7.7%。
2021年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10月上升0.9个百分点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21年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10月上升0.9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达1.45亿户,相比2012年的5500万户增长了将近1.6倍
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达1.45亿户,相比2012年的5500万户增长了将近1.6倍,市场主体的活跃度持续稳定在70%左右。
近期多地加快落地新一批工业稳增长促投资措施,加大先进制造业项目储备和建设力度
近期多地加快落地新一批工业稳增长促投资措施,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加大先进制造业项目储备和建设力度。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将进一步促进工业有效投资,支持地方启动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地方也加紧出台资金、用地等细化政策,助推项目落地,为先进制造业提质升级注入动力。
各地相继启动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改工作,密集出台鼓励生育措施
自2021年8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以来,各地相继启动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改工作,密集出台鼓励生育措施。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28日,已有20多个省份完成修法或启动修法,其中延长产假、增设育儿假、发补贴成为高频词。
预计2022年新增专项债额度或达3.2万亿元,较2021年有所下调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罗志恒预计,明年新增专项债额度或达3.2万亿元,较今年有所下调,但赤字率要保持在3.5%左右相对较高的水平,这样能实事求是反映风险以及优化债务和支出结构。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表示,明年新增专项债额度需要在明年全国“两会”上确定,但会提前在今年12月份陆续下达,便于地方合理安排调度财政资金,做好项目开工准备。
南京市合计推出46宗地块,成交45宗,1宗流拍,成交总价325.31亿元
江苏省南京市第三批集中供地昨日收官。南京市合计推出46宗地块,成交45宗,1宗流拍,成交总价325.31亿元。成交的45宗地块中,35宗宅地底价成交
2021年10月份,河南省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当月增速比上月略有回落
10月份,受灾情疫情、能源原材料供给紧张等因素影响,全省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加之受上年低基数效应消退影响,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当月增速比上月略有回落。
社零总额八年翻倍, 消费贡献率“八连冠”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消费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中,蓬勃发展的电商经济在挖掘消费潜力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正在摸索的社区电商,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碎片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而且还可以带动农村市场消费升级。
国办: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
全球经济过高点。2022年,海外复苏仍将延续,但区域、行业、人群间分化很难系统缓解,叠加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开始退出,复苏力度将弱于今年,复苏模式仍呈现非均衡特征。我国出口能否守住份额、中美关系是否延续改善、货币政策能否抵御冲击,将成为海外影响国内的核心线索,我们对此谨慎乐观。
全球经济过高点,中国经济正扬帆
全球经济过高点。2022年,海外复苏仍将延续,但区域、行业、人群间分化很难系统缓解,叠加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开始退出,复苏力度将弱于今年,复苏模式仍呈现非均衡特征。我国出口能否守住份额、中美关系是否延续改善、货币政策能否抵御冲击,将成为海外影响国内的核心线索,我们对此谨慎乐观。
2021年前三季度,山东省经济继续呈现稳中向好 进中提质态势
2021年以来,山东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聚焦聚力 “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强化政策支撑引领,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前三季度,山东省经济延续稳定增长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向好,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1年前三季度,山东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313元,同比增长9.6%
2021年前三季度,山东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313元,同比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497元,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861元,增长11.8%,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0.9%,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幅3.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