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
2055
0
8
护航黑土粮仓 ——吉林省气象部门保障粮食生产走笔
推广黑土地保护“梨树模式”,让更多人认识到其中蕴含的巨大价值,科技要先行,试验要先行。在梨树县万亩绿色食品玉米标准化基地核心区,建起有观测作用的仪器设备区,主要开展二氧化碳和墒情的观测,这是气象服务农业的一个缩影。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增长2.7%
国家统计局25日发布数据显示,根据10省(区)早稻实割实测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560.4亿斤),比2020年增加72.3万吨(14.46亿斤),增长2.7%。
河南洪灾对全国粮食影响有限,上海粮油储备充足供应平稳
产粮大省河南近期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国内粮食价格会不会因此出现大幅上涨?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河南洪灾对全国粮食供需基本面的影响有限,对全年粮食稳产增产目标的实现影响不大。目前我国夏粮已经丰收到手,秋粮长势总体较好,粮食库存充足,粮食保供稳价基础牢固。
哈尔滨市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3.08亿元
近日,记者从哈尔滨市财政局获悉,经哈尔滨市各区、县(市)统计核实,全市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发放工作,补贴资金全部通过“一折(卡)通”一次性发放到农民手中,共计发放补贴资金3.08亿元,补贴面积2798.35万亩。
国家粮食产业(青稞深加工)技术创新中心在拉萨挂牌
国家粮食产业(青稞深加工)技术创新中心计划总投资800万元,建设规模超过3000平方米,核心原料基地规模26万亩,组建期三年左右。
截至7月22日,天津一次性补贴种粮农民资金发放补贴到户率达99.6%
短短4个工作日,中央财政6395万元的一次性补贴种粮农民资金,就迅速下达到全市10个涉农区,精准发放到70.3万户(次)种粮农户的手中,补贴542万亩农地。天津市释放国家稳定种粮农民利益政策“红利”的速度和精准度,跑在了全国前列。截至7月22日,发放补贴到户率达99.6%。
中央财政下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200亿元,用于弥补今年以来农资成本上涨带来的增支影响
为有效化解农资价格上涨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稳定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近日,中央财政下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200亿元,用于弥补今年以来农资成本上涨带来的增支影响。
2020年河南省粮食供给现状分析:种植面积达1074万公顷[图]
河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用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 1/4 的小麦、1/10 的粮食,连续多年来粮食产量保持在 1100 亿斤以上,不仅解决了河南 1 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 400 亿斤原粮和加工制成品,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河南作为粮食生产大省,此次水灾对粮食的产量影响如何?[图]
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其中,小麦产量全国第一, 2020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为6825.8万吨,小麦产量为3753.1万吨,占到全国小麦总产量的三成左右。
2021年5月中国粮食进出口数量分别为1588万吨和31万吨 进出口均价分别为0.0439亿美元/万吨和0.0526亿美元/万吨
2021年5月中国粮食进口数量为1588万吨,同比增长31.5%,进口金额为69.79亿美元,同比增长59.4%;2021年5月中国粮食出口数量为31万吨,同比下降33.6%,出口金额为1.63亿美元,同比下降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