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实景演出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判:疫情影响褪去,多重利好推动下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图]

内容概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虽面临着一定挑战,但总体延续了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其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由“物质”到“精神”的升级转变,对于文化消费的需求愈加强烈。随着观众观演需求上升,加之政府对文化演出产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市场主体活跃度持续提高,多种有利因素为实景演出市场的复苏和发展提供了保障。从行业收入情况来看,受疫情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实景演出行业票房收入整体呈波动态势,到2023年收入规模为25亿元,六年来首创新高。


上市企业:宋城演艺(30014)、印象股份(870608)


相关企业:丽江玉龙雪山印象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魅力文旅发展有限公司、陕西长恨歌演艺文化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实景演出、山水实景演出、实景演出市场规模、实景演出场次、实景演出发展趋势


一、概述


实景演出,是一个以真山真水或搭建实景为演出舞台、以当地文化、民俗为主要内容、融合演艺界、商业界大师为创作团队的独特的文化模式,是中国人的独创,是中国旅游业向人文旅游、文化旅游转型下的特殊产物。实景演出一般投资很大,常借助声、电、光等高科技手段。剧目创作周期相对较长,演出人员包括专业演员和一些当地的居民。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一边欣赏优美的山水自然风光,一边潜移默化地接受当地特色文化的洗礼,获得难以忘怀的审美体验。


实景演出可以按照不同的表演风格、场地特点和呈现方式进行细分,主要可分为两类:山水实景演出、舞台剧及其他实景演出。其中,山水实景演出,是以自然山水为舞台和背景的一类演出,它突破了传统舞台的空间限制,把真实的自然环境和自然元素转化为舞台演出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当地的文化民俗中取材形成演出内容,演出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且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

实景演出可以按照不同的表演风格、场地特点和呈现方式进行细分,主要可分为两类:山水实景演出、舞台剧及其他实景演出。其中,山水实景演出,是以自然山水为舞台和背景的一类演出,它突破了传统舞台的空间限制,把真实的自然环境和自然元素转化为舞台演出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当地的文化民俗中取材形成演出内容,演出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且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


二、行业政策


为推动演出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更新升级演艺设备,推动文艺演出和旅游演艺等场所舞台灯光、音响、显示、机械、特效等设备及相应控制系统设备更新,鼓励相关演出单位更新一批安全性高、舞台效果优秀、稳定性强、能效等级高的设备,更好满足舞台内容创作展示需要和观众观演需求。

为推动演出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更新升级演艺设备,推动文艺演出和旅游演艺等场所舞台灯光、音响、显示、机械、特效等设备及相应控制系统设备更新,鼓励相关演出单位更新一批安全性高、舞台效果优秀、稳定性强、能效等级高的设备,更好满足舞台内容创作展示需要和观众观演需求。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实景演出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三、产业链


从产业链方面来看,实景演出的上游行业主要是服装、道具、灯光、演员、以及景区景点等,下游行业通过各类销售渠道面向旅行社及游客。实景演出产业上游产业分布较为广泛,对于实景演出的表现力和效果呈现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下游景区景点的文化宣传也是实景演出的重要影响因素。

从产业链方面来看,实景演出的上游行业主要是服装、道具、灯光、演员、以及景区景点等,下游行业通过各类销售渠道面向旅行社及游客。实景演出产业上游产业分布较为广泛,对于实景演出的表现力和效果呈现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下游景区景点的文化宣传也是实景演出的重要影响因素。


实景演出行业下游行业主要是旅行社行业以及散团游客,旅行社组织的客源流量和服务水平等因素直接影响实景演出行业的规模发展。从国内旅游客流量方面来看,2022年,旅游业持续受到疫情的全面重创,经历了自2020年以来最艰难、煎熬的一年,全行业经历了发展的低谷与“至暗时刻”,国内旅游人数下降至25.3亿人次。2023年以来,随着疫情影响褪去,国内经济开始复苏,国内旅游行业也随之强势复苏,被压抑三年的出游需求得以释放,掀起国民出游新热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增长至56.15亿人次,同比增长14.8%。

实景演出行业下游行业主要是旅行社行业以及散团游客,旅行社组织的客源流量和服务水平等因素直接影响实景演出行业的规模发展。从国内旅游客流量方面来看,2022年,旅游业持续受到疫情的全面重创,经历了自2020年以来最艰难、煎熬的一年,全行业经历了发展的低谷与“至暗时刻”,国内旅游人数下降至25.3亿人次。2023年以来,随着疫情影响褪去,国内经济开始复苏,国内旅游行业也随之强势复苏,被压抑三年的出游需求得以释放,掀起国民出游新热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增长至56.15亿人次,同比增长14.8%。


四、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虽面临着一定挑战,但总体延续了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其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由“物质”到“精神”的升级转变,对于文化消费的需求愈加强烈。随着观众观演需求上升,加之政府对文化演出产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市场主体活跃度持续提高,多种有利因素为实景演出市场的复苏和发展提供了保障。从行业收入情况来看,受疫情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实景演出行业票房收入整体呈波动态势,到2023年收入规模为25亿元,六年来首创新高。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虽面临着一定挑战,但总体延续了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其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由“物质”到“精神”的升级转变,对于文化消费的需求愈加强烈。随着观众观演需求上升,加之政府对文化演出产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市场主体活跃度持续提高,多种有利因素为实景演出市场的复苏和发展提供了保障。从行业收入情况来看,受疫情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实景演出行业票房收入整体呈波动态势,到2023年收入规模为25亿元,六年来首创新高。


从行业演出及观众数量情况来看,近几年实景演出受制于旅游演艺行业,而在疫情下旅游市场大环境遭遇瓶颈,2018-2023年实景演出场次出现不同幅度的波动,观众人数则在2020年和2022年现明显降低,2023年重新增至2403.85万人,同比增加114%。

从行业演出及观众数量情况来看,近几年实景演出受制于旅游演艺行业,而在疫情下旅游市场大环境遭遇瓶颈,2018-2023年实景演出场次出现不同幅度的波动,观众人数则在2020年和2022年现明显降低,2023年重新增至2403.85万人,同比增加114%。


五、竞争格局


从行业区域分布方面来看,我国实景演出市场分布主要集中于经济相对发达、旅游资源相对丰富、旅游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地区,典型代表则为四川、北京、云南、湖南、陕西、江苏、山东等。经过多年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地市场份额在不断变化,尤其是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城市、西部县级城市等地,实景演出行业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


从行业企业格局方面来看,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11月,根据累计观看人数,中国实景演出业内领先企业有宋城千古情(杭州宋城演艺谷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三亚千古情(三亚千古情旅游演艺有限公司)、印象·丽江(丽江玉龙雪山印象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印象·刘三姐(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魅力湘西(魅力文旅发展有限公司)、长恨歌(陕西长恨歌演艺文化有限公司)以及印象·大红袍(印象大红袍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

从行业企业格局方面来看,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11月,根据累计观看人数,中国实景演出业内领先企业有宋城千古情(杭州宋城演艺谷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三亚千古情(三亚千古情旅游演艺有限公司)、印象·丽江(丽江玉龙雪山印象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印象·刘三姐(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魅力湘西(魅力文旅发展有限公司)、长恨歌(陕西长恨歌演艺文化有限公司)以及印象·大红袍(印象大红袍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


六、发展趋势


政策利好下行业发展潜力巨大。文化部于2002年修订了《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大幅度调整了演出市场准入政策,取消了演出单位主体资格的所有制限制,全面对内资开放,只要符合规定的单位或个人,均可依法投资兴办演出单位,举办演出活动。这对促进国内实景演出资源的整合,推动实景演出行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增强我国实景演出市场的国际竞争力,起到了巨大作用。此外,“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强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促进旅游演艺提质升级,支持各级各类文艺表演团体、演出经纪机构、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参与旅游演艺发展,创新合作模式,提升创作质量,推广一批具有示范意义和积极社会效应的旅游演艺项目。相信基于政策的良好引导和疫情的控制下,我国实景演出市场潜力较大。


与新技术融合发展。近几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三维实境技术、多通道交互技术和机械数控装置等新科技在舞台上的应用,使得实景演出的观演关系产生了巨大变化,直接影响了观众的观演行为,并且将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制造出新的花样,打造出观众体验的沉浸环境。这种变化,不单在空间上对正统旅游演艺做出了突破,更是从故事文本、观演关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美学追求。这种高科技元素与旅游演艺的高度融合,使这种与新技术相结合的沉浸式体验旅游演出得以产生。新技术下的旅游演艺跨越了物理空间的创作束缚,探索着观众感知经验的规律与极限,这也将对演艺创作者和舞美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实景演出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504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实景演出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实景演出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实景演出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共八章,包含山水实景演出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形势分析,实景演出行业投资前景,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