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探地雷达无论是在仪器设备,还是数据处理等方面都得到普遍提高,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广泛应用于地质、工程、资源、环境、军事等方面。数据显示,2016-2024年国内普通探地雷达市场规模从2.84亿元增长至7.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66%。
相关企业:武汉捷探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劳瑞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武汉智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电瑞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时代新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关键词:普通探地雷达的性能、普通探地雷达政策、普通探地雷达产业链、普通探地雷达产量、普通探地雷达需求量、普通探地雷达市场规模、普通探地雷达价格、普通探地雷达竞争格局、普通探地雷达趋势
一、普通探地雷达行业概述
探地雷达(Ground Penetating Radar,简称GPR),是以地下介质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等物性参数差异为基础,通过发射天线在地面发射高频电磁波信号,信号在地下介质中进行一系列的传播后被接收天线所接受,根据处理、分析与解释所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的振幅、波形、频率等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来查明介质内部物性特征和分布规律。探地雷达技术是一门集高精度、高效率以及无损等众多优点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但作为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自身也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限制探地雷达在各方面的应用,探地雷达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如下:
二、普通探地雷达行业政策
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我国已经充分意识到探地雷达所属高端仪器设备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将普通探地雷达行业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过去几年中《“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等多项政策的制定和颁布均体现了国家对普通探地雷达行业的鼓励和支持。
三、普通探地雷达行业产业链
普通探地雷达由发射机、接收机、电脑主机、发射天线、接收天线等组成,在实际勘察项目中,发射机控制发射天线来发射高频电磁波,并以脉冲形式向地下介质传递,经地下岩土体反射后产生反射信号回到地面,被接收机所控制的接收天线接收。高频电磁波的反射信号经增益调节和滤波处理后,可得到不同地层和地质异常体的剖面图像。由于探地雷达探测的高精度、高效率以及无损的特点,目前主要被用于考古、矿产勘查、灾害地质调查、岩土工程勘察、工程质量检测、建筑结构检测以及军事目标探测等众多领域。
据统计,2023年末全国公路里程543.68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8.20万公里。公路密度56.63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0.85公里/百平方公里。2023年末全国国道里程37.95万公里,省道里程39.36万公里。农村公路里程453.14万公里,其中县道里程69.96万公里、乡道里程124.32万公里、村道里程258.86万公里。2023年中国公路养护里程538.24万公里,占公路里程比重为99.9%。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普通探地雷达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规划报告》
四、普通探地雷达行业发展现状
探地雷达不仅仅涉及传统的电磁学等分析技术,还涉及精密机械、电子学、计算机技术、自动化、人工智能等多种核心技术。我国探地雷达所属仪器仪表行业的产业链和技术实力也发展较快,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拉近了和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成就为各种科技在探地雷达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促使探地雷达不断开辟新的领域。据统计,2024年我国普通探地雷达产量为2264套,需求量为2117套。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探地雷达无论是在仪器设备,还是数据处理等方面都得到普遍提高,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广泛应用于地质、工程、资源、环境、军事等方面。数据显示,2016-2024年国内普通探地雷达市场规模从2.84亿元增长至7.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66%。随着国内普通探地雷达企业产能扩大,国产雷达替代进口产品,普通探地雷达平均价格呈现下降态势,2024年我国普通探地雷达市场均价下降至34.8万元/套。
五、普通探地雷达行业竞争格局
发展至今,我国普通探地雷达生产企业众多,主要包括武汉捷探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智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电瑞德科技有限公司、大连中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凌峰地迈科技有限公司等一系列研发和生产企业。但在高端市场领域,我国普通探底雷达仍然依赖进口,行业内以中小企业为主,龙头企业鲜有。因此,我国普通探地雷达行业集中度较低,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六、普通探地雷达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国产探地雷达系统产品均有着良好的用户使用反馈,且该产品也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的工程需求和实验精度要求。但相比较于国外的仪器产品,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面对一些高难度和高精度需求的工程和实验上,用户所使用的仪器大部分还是进口产品,如SIR系列、MK系列等,但同时也会带来价格昂贵和售后不易等难题。综上所述,国产探地雷达系统的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但仍需要大量的研究、实验和应用使得该产品向着更智能、更简便、更高精度、更高性价比的方向发展。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普通探地雷达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规划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普通探地雷达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规划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普通探地雷达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规划报告》共十三章,包含2025-2031年中国普通探地雷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2025-2031年中国普通探地雷达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2025-2031年中国普通探地雷达行业投资战略研究等内容。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