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组织编撰的《2025-2031年中国磷化铟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发展潜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中国磷化铟领域的专业市场研究报告,是磷化铟行业发展忠实的记录者和见证者。旨在为中国磷化铟行业生产厂家、政府机构、业界专家了解和掌握中国磷化铟发展脉络提供全面参考。
《报告》自2019年开始出版,每年一版,目前已连续6年。智研咨询研究团队持续跟进磷化铟发展历程,总结现状、深化研究、探索规律,《报告》总计11章,从宏观环境、进出口分析、竞争格局、重点企业、投资建议、发展前景等多个方面,通过详实的数据,全面总结和回顾了2023年磷化铟行业的新趋向、新亮点,同时对现存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为下一步磷化铟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有益的建议和未来的展望。
磷化铟是是第二代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光通信、集成电路等领域。5G时代技术革新带来以磷化铟(InP)、砷化镓(GaAs)为代表的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的蓬勃发展。半导体材料按照物理性质可以划分三代,分别是以Si、Ge为代表的第一代,InP、GaAs为代表的第二代,GaN、SiC为代表的第三代。据统计,2023年中国磷化铟产量为14吨,需求量为15.8吨,市场规模为7630.9万元。
磷化铟产业链上游为晶体生长。从衬底生产的原材料和设备来看,其中原材料包括金属铟、红磷、坩埚等;生产设备涉及晶体生长炉、研磨机、抛光机、切割机、检测与测试设备等。产业链中游主要是磷化铟衬底和外延片的生产加工环节。产业链下游涉及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测,主要产品为光调制器芯片、激光器、半导体功率器件以及射频器件。终端应用主要涉及光通信、无人驾驶、数据中心、航天等多个领域。其应用领域随下游技术的技术进步与需求变化,行业的应用领域持续拓宽。
国内磷化铟生产商主要有通美晶体、云南锗业、先导先进、长光华芯、三安光电、全磊光电、华兴激光、中科光芯、唐晶量子等。其中云南锗业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主要为砷化镓晶片、磷化铟晶片,磷化铟晶片产能为15万片/年(2-4 英寸)。2023年营收6.72亿元,同比增长25.23%。长光华芯深耕半导体激光行业,兼备边发射和面发射产品线,业务覆盖半导体激光芯片、器件及模块和激光器全产业链,广泛应用于工业、光通和传感等领域。2023年营收2.9亿元,同比下降24.74%。三安光电主要从事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以氮化镓、砷化镓、碳化硅、磷化铟、氮化铝、蓝宝石等化合物半导体新材料所涉及的外延片、芯片为核心主业。2023年公司营收140.53亿元,同比增长6.28%。
智研咨询研究团队围绕中国磷化铟产业规模、产业结构、重点企业情况、产业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磷化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各地政府、产业链关联企业、投资机构提供参考。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