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专家团队倾力打造的《2025年中国混电推进系统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揭晓,是企业了解和开拓市场,制定战略方向的得力参考资料。报告从国家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宏观战略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混电推进系统行业未来的市场动向,精准挖掘了行业的发展潜力,并对混电推进系统行业的未来前景进行研判。
本报告分为混电推进系统行业发展概述、世界混电推进系统行业市场运行形势分析、混电推进系统行业发展环境分析、我国混电推进系统行业运行分析、我国混电推进系统行业竞争形势及策略、我国混电推进系统行业产业链分析、混电推进系统行业优势生产企业竞争力分析、中国混电推进系统产业发趋势预测分析、混电推进系统行业发展因素与投资风险分析预测、混电推进系统行业项目投资建议等主要篇章,共计10章。涉及eVTOL动力系统市场规模等核心数据。
报告中所有数据,均来自官方机构、行业协会等公开资料以及深入调研获取所得,并且数据经过详细核实和多方求证,以期为行业提供精准、可靠和有效价值信息!
混电推进系统,又称为混合动力推进系统,是一种将纯电推进与燃油动力系统相结合的推进系统。具有高效率和低碳排放的特点,因此在航空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它通过传统燃气涡轮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为分布在机翼或机身上的多个电动机/风扇提供电力,并由电动机驱动风扇/螺旋桨提供全部或绝大部分推力。当前,混合电推进系统的技术分类主要依据动力联接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串联式和并联式两大类。这两类联接方式的核心区别在于发动机是否与推进系统直接联接。串联式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发动机只为发电机提供机械能,为动力电池充电。并联式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发动机驱动主螺旋桨提供动力,电池辅助飞行,主要为机载用电设备供电。
在全球航空业持续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对环保与可持续性的要求也日益严格,中国的混电推进系统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终端市场看,今年以来,低空经济凭借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低空经济中,eVTOL(电动垂直起降)动力系统的价值量显著,其中电机和电控作为核心组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国家对低空经济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以及航空技术的不断创新与突破。预计,2024-2030年,中国低空经济动力系统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从64.47亿元大幅增长至309.31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9.87%,行业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从eVTOL动力系统成本结构看,推进系统(包括电机、电控、螺旋桨等)占据了主导地位,价值量占比高达40%。这为混电推进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目前,混电推进系统已成为航空动力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特别是在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器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eVTOL主要采用纯电推进和混电推进两大类型的新能源动力系统。其中,全电动技术项目数量占比高达66%,而混合动力技术项目则占比约28%。全电动技术包括锂电池、氢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三种形式;而混合动力则主要包括锂电池+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燃油两种组合。这种多样化的动力系统选择为eVTOL的性能优化和成本控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其中,混电推进系统通过油动和电动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这一复合动力系统能够提升飞行器在宽工况下的效率,从而大大延长飞行器的续航时间,满足实际工作中长航时的需求。随着国家大力推动低空经济发展,预计到2030年,中国混电推进系统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9.5亿元。
混电推进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航空动力系统,其产业链涵盖了从原材料供应到最终产品应用的多个环节。混电推进系统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这些原材料主要包括电池材料(锂、钴、镍等)、电机材料(稀土、铜、铝等)以及其他辅助材料;零部件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变速器等。中游环节是混电推进系统的生产制造过程。这一环节包括电机的设计、制造、组装和测试等多个步骤。下游主要是其应用领域和市场需求。随着全球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和对环保、可持续性的要求日益提高,混电推进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航空器中,如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器、混合动力飞机等。
作为一个见证了中国混电推进系统多年发展的专业机构,智研咨询希望能够与所有致力于与混电推进系统行业企业携手共进,提供更多有效信息、专业咨询与个性化定制的行业解决方案,为行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