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近些年,随着自身小型化和低成本化的发展,以及飞行器对长航程、高机动、低辐射等性能的需求,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使用日益普遍,已在无人作战飞行器、防空武器靶标、精确打击弹药、试验飞行器等装备上大量应用。我国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行业从早期仿制起步,到近年实现自主研发突破,已形成覆盖多场景的成熟产品体系。随着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无人机用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应用场景不断扩张,市场规模逐步增长。2024年中国无人机用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市场规模约1.54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1.7亿元。随着中国航空及无人机领域的迅猛发展,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行业在物流、消防、巡检、城市交通等民用场景的规模化落地加速推进,同时,随着先进微小型无人战机、高精度制导弹药更加普遍的使用,作为其核心装备,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必将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市场将成为全球重要的增长极,未来几年将迎来高速增长的黄金期。
相关企业:保定市玄云涡喷动力设备研发有限公司、中科航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泸州懋威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大同航源众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产业链、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研发机构及产品、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市场规模、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市场竞争格局、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行业发展前景
一、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行业定义及分类
常见的航空发动机可分为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及涡轮轴发动机。其中,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MicroTurbojetEngine)是一种小型化、轻量化的航空涡轮发动机。一般把推力量级在100daN及以下的涡轮喷气发动机称为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MicroTurbojetEngine,简称MTE),它采用与大型喷气发动机相同的工作原理(布雷顿循环),但结构更紧凑。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已经在各种军用或民用无人机上使用,加之其成本较低,亦在不进行回收循环使用的靶机、制导弹药等装备上广泛使用。
按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可以分为轴流式涡喷发动机、离心式涡喷发动机、回流式涡喷发动机,其中轴流式涡喷发动机在无人机和通用航空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按推进方式可以分为常规推进涡喷发动机、冲压推进涡喷发动机;按燃料类型可以分为汽油/柴油涡喷发动机、喷气烘焙涡喷发动机、氢燃料涡喷发动机;按应用场景可以分为无人机领域、通用航空领域、模型与科研领域。
二、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行业发展现状
上世纪末,随着MEMS技术的发展,涡轮喷气发动机迅速出现微型化趋势,厘米级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由于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具有尺寸小、转速高、零件数少、工作时间长、推力易调节、红外辐射低、能重复使用等优点。其推重比已经超过11.0。近些年,随着自身小型化和低成本化的发展,以及飞行器对长航程、高机动、低辐射等性能的需求,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使用日益普遍,已在无人作战飞行器、防空武器靶标、精确打击弹药、试验飞行器等装备上大量应用。据初步统计,2024年,全球无人机用微型(100daN以下)涡轮喷气发动机市场规模约3.31亿美元,2025年有望达到5亿美元。
国内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研究起步较晚,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西北工业大学微型航空发动机研究所自行设计和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W2P-1,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的空白。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研究机构或高校也在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出现了CYS-40WP/-80WP、MTE-160等型号的涡轮喷气发动机,整体发展趋势也是朝着高性能低成本的方向迈进。
我国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行业从早期仿制起步,到近年实现自主研发突破,已形成覆盖多场景的成熟产品体系。随着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无人机用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应用场景不断扩张,市场规模逐步增长。据统计,2024年我国无人机用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市场规模约1.54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1.7亿元。
目前,微型涡喷发动机凭借高推重比和适应性,已成为无人机动力系统的核心选择。从下游应用领域来看,2024年,我国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在靶机领域应用占71%,航模领域应用占15%,物流、消防领域应用各占3%,巡检领域应用占2%,城市交通领域应用占2%。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三、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行业产业链
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钛合金、铝合金、高温合金、复合材料等原材料,这些原材料是微型涡喷发动机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中游为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行业的生产制造,涉及研发、装配、测试及维修等,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行业下游应用于军用(军用作训靶机、无人作战飞行器、精确打击弹药、察打一体无人机)、民用(民用高速航模、消防应急救)、娱乐/实验等领域。
四、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行业竞争格局
“八五”期间,西北工业大学微型航空发动机研究所自行设计和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原理样机W2P-1,设计推力108 daN,耗油率1.15 kg/daN·h。1993年进行调试,发动机性能达到预期结果并略优于设计指标,与国外20世纪80年代的同类产品相当。进入21世纪以后,多家军工单位、科研院校、甚至民营企业开始从事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并相继设计和推出了多款产品。
国内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研发机构(代表产品)主要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CYS-40WP和CYS-80WP)、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20、40、60以及110daN推力级)、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 (25、40以及80daN推力级)、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60和80daN推力级)、南京航空航天大学(MTE-60、MTE-110、MTE-120以及MTE-16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23以及40daN推力级)、西北工业大学(51daN推力级)和中国台湾KingTech Turbines公司(K60、K100以及K210)等。
目前,我国无人机用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市场集中度不高,一般小型及以上(100daN以上)多为大型央国企主导,推力不超过100daN微型发动机则由民企占据主要市场,主要企业有保定市玄云涡喷动力设备研发有限公司、中科航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泸州懋威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大同航源众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等。
六、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行业发展趋势
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与摸索,我国在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研究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差距。我国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行业正处于技术升级和市场扩张的关键阶段,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推重比仍是其今后重要的发展方向。随着中国航空及无人机领域的迅猛发展,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行业在物流、消防、巡检、城市交通等民用场景的规模化落地加速推进,同时,随着先进微小型无人战机、高精度制导弹药更加普遍的使用,作为其核心装备,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必将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市场将成为全球重要的增长极,未来几年将迎来高速增长的黄金期。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共十一章,包含2020-2024年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行业各区域市场概况,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行业主要优势企业分析,2025-2031年中国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行业发展前景预测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