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国际产业新闻早知道:美国与多国达成贸易协议,欧盟发布通用人工智能模型提供商指南

111


G20承诺加强国际政策合作


尽管美国贸易战导致紧张局势加剧,但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中央行长仍达成共识,承诺加强国际政策合作。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星期五(7月18日)在南非举行峰会期间,发表了今年首份公报。


公报指出:“全球经济正面临加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挑战,包括持续的战争与冲突、地缘政治紧张以及贸易摩擦。


“我们强调加强多边合作的重要性,以应对全球经济当前和新出现的风险。”


南非财长埃诺格瓦纳说:“在当前这一时期,所有成员国都同意涵盖债务减免、气候融资、税收合作和金融稳定的内容,这一事实表明我们所采取的方法是成功的。”


德国财长克林贝尔在公报正式通过前说:“发表这份公报将向世界发出一个‘支持多边主义’的强烈信号。”


与此同时,他强调全球贸易冲突必须迅速结束,并呼吁美国和欧洲就关税问题达成公平协议。


中国商务部:坚决反对欧盟第18轮对俄制裁列单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21日表示,欧盟不顾中方多次交涉和反对,一意孤行,在第18轮对俄制裁中继续将部分中国企业列入清单,并以“莫须有”的罪名制裁两家中国金融机构。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有记者问:7月18日,欧盟宣布在第18轮对俄制裁中将部分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列入清单。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作出上述回应。


发言人说,中方一贯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欧方做法有违中欧领导人共识精神,对中欧经贸关系和金融合作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中方敦促欧方,立即停止列单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错误做法。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正当合法权益。


特朗普称美日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对日本关税税率为15%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7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宣布美国与日本达成贸易协议:对日关税税率为15%及日本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


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称,美国刚刚与日本达成了一项“巨大的”协议,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项。


他表示,按照其指示,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美国将获得其中90%的利润。这项协议将创造数十万个就业岗位。


特朗普还称,或许最重要的是,日本将开放其市场进行贸易,包括汽车、卡车、大米以及其他部分农产品和商品。日本将向美国支付15%的对等关税。


截至目前,日本方面暂无回应。


印尼取消对美关税、非关税壁垒


特朗普政府高阶官员周二 (22 日) 表示,印尼将对美国输印超过 99% 的贸易商品征收零关税,并将取消所有针对美国商品的非关税壁垒,换取印尼输美商品的关税自最初宣布的 32% 降至 19%。


据报导,该官员在 7 月 15 日协议首次宣布一周后的电话会议上透露,印尼将立即放弃对网路数据流征收关税的计划,并将支持延长世界贸易组织长期暂停征收电子商务关税的计划。


该美方官员表示,印尼将取消最近实施的美国出口预检和验证措施。这些措施让美国农产品的出口作业更困难,加剧了美国的农业贸易赤字。因此,取消该措施有助于改善美国农产品出口至印尼的情况。


此外,美印协议中,美国汽车制造商获得一大胜利。该官员表示,印尼已同意接受美国联邦汽车安全标准,这将适用于从美国出口到这个拥有 2.8 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的汽车。


同时,印尼已同意取消对关键矿产的出口限制,并且取消对使用这些矿产的产品在运往美国时的本地含量要求。这意味着,印尼将不再限制某些重要矿物的出口,并且不再要求这些矿物在生产产品时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本地材料。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促进美国汽车和相关产品的出口。


特朗普:菲律宾将支付19%的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表示:“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和他的众多代表们刚刚离开白宫。这是一次美好的访问,我们达成了贸易协议,菲律宾将与美国开放市场,零关税。菲律宾将支付19%的关税。此外,我们将在军事上共同努力。我很荣幸能和这位总统在一起。他在他的国家很受尊敬,这是他应该得到的。他也是一个非常优秀、强硬的谈判者。”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表示:“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和他的众多代表们刚刚离开白宫。这是一次美好的访问,我们达成了贸易协议,菲律宾将与美国开放市场,零关税。菲律宾将支付19%的关税。此外,我们将在军事上共同努力。我很荣幸能和这位总统在一起。他在他的国家很受尊敬,这是他应该得到的。他也是一个非常优秀、强硬的谈判者。”


欧盟发布通用人工智能模型提供商指南


新华社布鲁塞尔7月18日电 欧盟委员会18日发布了通用人工智能模型提供商指南,旨在帮助相关企业履行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相关条款生效后的法律义务。


欧盟委员会当天发布的新闻公报介绍,指南将通用人工智能模型定义为训练过程中使用超过1千万亿亿(10的23次方)次浮点运算的计算资源,并且具备生成语言(文本或音频)、文本转图像或文本转视频能力的模型。


指南明确了通用人工智能模型的“提供商”与“投放市场”的定义框架,并规定了在满足透明度要求的免费开源许可下发布模型的豁免条件。


同时,指南还对最先进或最具影响力的通用人工智能模型提供商提出了具体义务,特别是针对构成系统性风险的模型——例如可能对基本权利、安全构成风险或在自身可控性方面存在风险等情况,提供商须进行评估并采取措施缓解风险。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中有关通用人工智能模型提供商义务的条款将于今年8月2日正式生效。欧盟委员会表示,通用人工智能模型在人工智能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其提供商需要担负特殊责任。例如,鉴于通用人工智能模型通常以包含版权保护内容的大规模数据集进行训练,法案要求提供商制定版权政策,并公布其用于训练模型的数据内容摘要。


英国斥资13亿美元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以提升算力


英国宣布将投资10亿英镑(约合13.4亿美元)用于建设计算基础设施,以推动人工智能发展。该计划将使英国公共算力在未来五年内提升20倍。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美国、中国和印度已成为领跑者,这给欧洲带来了弥补差距的压力。


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上月在伦敦科技周宣布了这项投资,期间他与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同台亮相。


OpenAI与Oracle签下300亿美元数据中心大单


近日,OpenAI 与 Oracle 签订了一项惊人的合同,年收入高达300亿美元,专为数据中心服务而设。这一消息最初由《华尔街日报》披露,OpenAI 的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也在社交媒体上确认了这一重大消息,尽管他没有透露具体金额。


早在6月30日,Oracle 就在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文件中提到,将与某客户达成一项巨额云服务协议,预计将每年为公司带来300亿美元的收入。然而,当时并未透露客户身份以及具体服务内容,这一消息令 Oracle 股价飙升,创下历史新高,使得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成为全球第二富有的人。


对于这一交易,市场普遍猜测究竟是哪家公司需要如此庞大的数据中心服务。为了提供一个参考,Oracle 在2025财年为所有客户提供的云服务总额为245亿美元,这足以看出 OpenAI 与 Oracle 的合作规模之庞大。


OpenAI 在最新的博客中透露,此次与 Oracle 的交易涉及4.5吉瓦的电力容量,这也是他们与 Oracle 和软银共同宣布的5000亿美元数据中心建设项目 “Stargate” 的一部分。据悉,4.5吉瓦的电力相当于两座胡佛大坝的发电能力,足以为大约400万个家庭提供电力。


尽管这一交易对 Oracle 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但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OpenAI 与 Oracle 还需在德克萨斯州阿比林建立这个庞大的数据中心,这将是一项耗资巨大且需消耗大量能源的艰巨任务。根据 Oracle 首席执行官萨夫拉・卡茨(Safra Catz)的说法,Oracle 在上一财年资本支出达212亿美元,预计今年将再投入250亿美元,这意味着在短短两年内,他们在数据中心上的投入将接近50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 最近透露其年经常性收入已达100亿美元,相较于去年的55亿美元有所增长。而此次与 Oracle 的合作,年收入承诺是目前收入的三倍,尚未计算其他费用和现有数据中心的承诺。


阿里开源最强AI编程模型Qwen3-Coder,性能比肩Claude4


7月23日清晨,阿里开源全新的通义千问AI编程大模型Qwen3-Coder,编程能力登顶全球开源模型阵营,并超越GPT4.1等闭源模型,比肩全球最强的编程模型Claude4。


Qwen3-Coder是千问系列模型中首个采用混合专家MoE架构的代码模型,总参数达480B,激活35B参数,原生支持256K token的上下文并可扩展至1M长度。


Qwen3-Coder在代码占比70%的7.5T数据上预训练,在后训练阶段进行了编程任务及智能体任务的强化学习,最终实现了通用能力、代码能力及Agent能力的提高:在浏览器调用(WebArena)、工具调用(BFCL)等Agent能力评测中,Qwen3-Coder刷新开源模型纪录,超越GPT4.1;在考察模型自主规划解决编程任务的SWE-Bench评测中,Qwen3-Coder取得了开源最佳效果,可媲美Claude4。


Qwen3-Coder具备出色的Agent能力,尤为擅长解决多步骤的长任务,它能通观全局自主安排工作内容,支持Agent调用各种工具深入钻研,最终解决复杂编程任务。基于Qwen3-Coder,网页开发、AI搜索、深度研究等智能体应用将变得更智能、更高效。实测数据显示,在执行任务时,Qwen3-Coder能够调用的工具数量比Claude多几倍,效果非常出色。业内人士指出,开源的Qwen3-Coder有望取代昂贵的Claude,成为Agent领域最受欢迎的编程模型。


Qwen3-Coder能帮助程序员完美完成基础编程任务,比如写代码、补全代码、修Bug等,编程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代码测试、查询生成等工作从人工编写的数小时骤降至数分钟。同时,Qwen3-Coder也极大降低了普通人入门编程的门槛,让AI氛围编程(Vibe Coding)真正成为现实,一句话就能生成精妙复杂的3D物理模拟过程。


据了解,Qwen3-Coder已在魔搭社区、HuggingFace等平台开源,全球开发者可以免费下载使用。Qwen3-Coder很快将接入阿里的AI编程产品通义灵码,API也已上线阿里云百炼。为方便开发者更好地使用Qwen3-Coder,通义团队还开源了一款命令行工具Qwen Code,此外,Qwen3-Coder 的 API 可以和Claude Code、Cline等工具协同使用。


截至目前,千问系列编程模型全球下载量已突破2000万次,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开源编程模型。据悉,阿里巴巴内部已开始大量使用AI编程。一汽集团、中国石油、建设银行、平安集团、南方航空、小鹏汽车等各行业头部企业也已接入千问AI编程模型。


马逊将收购AI公司 Bee,后者主打可穿戴语音设备


亚马逊证实,计划收购可穿戴设备初创公司 Bee AI。这是科技巨头们加大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投入的又一例证。


总部位于旧金山的 Bee 公司推出了一款售价 49.99 美元的腕带,外观类似 Fitbit 智能手表。该设备配备了人工智能和麦克风,能够监听并分析对话,为日常任务提供摘要、待办事项清单和提醒。


Bee 首席执行官玛丽亚・德・卢尔德斯・佐洛(Maria de Lourdes Zollo)周二在领英帖子中宣布,公司将加入亚马逊。


佐洛写道:“当我们创立 Bee 时,我们设想了一个人工智能真正实现个性化的世界 —— 在这个世界里,理解你生活并为其赋能的技术会与你一同学习成长。这个由出色团队和社区共同孕育的梦想,如今在亚马逊找到了新的家园。”


亚马逊发言人亚历山德拉・米勒(Alexandra Miller)证实了公司收购 Bee 的计划,但拒绝就交易条款置评。


亚马逊已推出了一系列人工智能产品,包括自有 Nova 系列模型、Trainium 芯片、购物聊天机器人,以及名为 Bedrock 的第三方模型 marketplace。


此外,亚马逊还对推出已逾十年的 Alexa 语音助手进行了全面升级,融入了人工智能功能。此举旨在蚕食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如 OpenAI 的 ChatGPT、Anthropic 的 Claude 和谷歌的 Gemini 等。


亚马逊旗下的智能家居安全公司 Ring 也计划在部分产品中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


亚马逊此前曾通过一款名为 Halo 的健康与健身产品涉足可穿戴设备领域。2023 年,作为更广泛的成本削减审查的一部分,该公司终止了 Halo 项目。


其他科技公司也推出了融入人工智能的消费类硬件产品,但成败参半。


例如,Rabbit R1 是一款售价 199 美元的方形小设备,它使用 OpenAI 模型来回答问题;还有 Humane 公司开发的 AI 别针,该公司后来被惠普收购。


Meta 的雷朋智能眼镜自 2021 年推出首款以来,人气不断上升。


2024 年 5 月,OpenAI 以约 64 亿美元收购了乔尼・艾维(Jony Ive)的人工智能设备初创公司 io,据悉该公司计划开发一款无屏幕设备。


马斯克旗下xAI拟筹资120亿美元


据媒体报道,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准备筹集120亿美元的资金,只为在人工智能(AI)军备竞赛中保持领先地位。


知情人士透露,就在xAI通过股权与债务融资刚拿到100亿美元不到数周,这家初创公司又携手Valor Equity Partners酝酿新一轮至多120亿美元的巨额筹资计划。


据悉,Valor Equity Partners的创始人安东尼奥·格拉西亚斯与马斯克交情深厚,该基金正与多家债权人磋商,筹得资金将用于采购大批英伟达最先进的芯片,旨在训练并驱动AI聊天机器人Grok。


Valor过往几乎参与了SpaceX、特斯拉、SolarCity、The Boring Company及Neuralink等所有马斯克旗下公司的融资。


在这场烧钱的AI竞赛里,马斯克需要动用一切财力,才能保持竞争力。Grok的市场份额远不及OpenAI的ChatGPT,本月初更因在社交平台X上输出“不恰当”言论而声誉受损。


马斯克周二表示,xAI正在一个名为Colossus 1的超算集群中训练Grok,使用了23万块GPU,包括英伟达的3万个GB200人工智能芯片。


知情人士称,SpaceX最近向xAI注资20亿美元,6月发行的50亿美元债务,更是将Grok核心知识产权作为抵押品。


考虑到训练AI模型需要大量现金,xAI未来数月势必还要再融资。但与OpenAI背靠微软、Anthropic牵手AWS不同,xAI选择自建全套AI基础设施,这意味着其成本更加高昂。


根据几个月前与潜在债权人分享的预测显示,xAI预计2025年将消耗高达130亿美元的现金,但该公司目前尚未盈利,收入也非常少。


不过,多年来,对马斯克的信任给许多股东和贷款人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不少投资人相信,他能在火箭和电动车领域重塑产业,也必将在AI赛道走向成功。


xAI首座超大规模数据中心“Colossus”在田纳西州孟菲斯仅用时122天,最初就装入10万块英伟达GPU,跻身全球最大AI芯片集群之一。


英伟达CEO黄仁勋去年表示:“这就像超人一样,据我所知,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做到这一点,埃隆对工程、建造、巨型系统与资源调度的理解独树一帜。”


知情人士称,Valor正与多家基金密集谈判,希望数周内敲定协议,但交易仍存变数,核心分歧在于贷款规模和期限。一些贷款人希望在三年内偿还债务,并对借款金额设定上限,以限制风险。

知情人士称,Valor正与多家基金密集谈判,希望数周内敲定协议,但交易仍存变数,核心分歧在于贷款规模和期限。一些贷款人希望在三年内偿还债务,并对借款金额设定上限,以限制风险。


台积电嘉科CoWoS先进封装厂四度出事故,被勒令停工


台积电嘉义科学园区新建CoWoS先进封测厂,7月20日又发生一起安全事故,累计2个月以来,已发生4起重大安全事故,造成2死2重伤惨剧,目前的管辖单位劳动部职业安全署勒令台积电嘉科学CoWoS厂机电工程停工,迄今尚未获得劳检授权的南科管理局表示,将从旁关心,提供协助。


台积电嘉义科学园区新建CoWoS先进封测厂AP7厂房隔壁建筑,一施工中、载重约50吨的板车,突然在该厂区内翻车。


这也是台积电嘉义科学园区新建CoWoS厂近2个月以来的第四起安全事故,第一次是在5月20日,一位工人从4楼高鹰架坠落致瘫痪,第二次是5月26日进行设备移入作业,用堆高机搬运变压器时,重达2吨变压器疑重心不稳往侧边倒塌,压到吊车吊挂指挥手,致伤重不治。


第三次安全事故则是在7月16日,进行机电用冰水管路安装工程时,重约380公斤的冰水管路掉落,砸中谢姓女工,送医急救不治。


南科管理局7月20日表示,嘉义科学园区的劳动检查权,目前仍属于劳动部职业安全署,该局尚未获得劳动的授权,因此,南科管理局只能从旁关心、协助,希望未来施工安全无虞,平安顺利施工。


台积电将安全视为最重要,不会因赶进度而仓促复工;供应链透露,在过往事故后即便已取得复工许可,台积电也未立即复工,而是优先确认安全措施到位。但供应链直言,在快速盖厂过程中,面临安全管理挑战。


另外,台积电在南科区嘉义园区兴建CoWoS先进封装厂,此前于2024年5月P1厂整地时挖出绳纹陶遗址,暂停施工,经挖掘出土对象以绳纹陶及其破片为大宗,另有少量石刀、箭镞、贝壳、兽骨等,并发现数具儿童及成年个体墓葬,抢救完成后已复工。


韩国AI芯片创企FuriosaAI斩获LG大单


韩国AI芯片创企FuriosaAI致力于设计芯片与英伟达竞争,在拒绝Meta Platforms的8亿美元收购要约数月后,终于签下首份重要合同。


经过七个月的严格评估,这家初创公司的AI芯片RNGD最终获得LG AI Research的批准,该芯片涵盖性能和效率。FuriosaAI CEO June Paik表示,LG将使用该芯片为其Exaone大型语言模型提供支持。


作为合作的一部分,FuriosaAI和LG计划利用Exaone在从电子到金融等多个行业部署RNGD服务器。这些服务器还将为LG的内部企业AI代理ChatExaone提供支持,LG计划将其扩展到外部客户。


LG的批准是对FuriosaAI的肯定,FuriosaAI是少数几家希望在后ChatGPT时代AI基础设施繁荣发展中分一杯羹的韩国芯片设计公司之一。 RNGD芯片的设计初衷不仅是为了挑战行业领导者英伟达,也是为了挑战其他初创公司,例如Groq、SambaNova Systems和Cerebras Systems。


今年3月,FuriosaAI拒绝了Meta的收购要约,选择独立运营,此举引发公众关注。据知情人士透露,FuriosaAI计划在最终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之前进行融资。


FuriosaAI由曾在三星电子和AMD公司工作的June Paik于2017年创立,致力于开发用于AI推理或服务的半导体。该公司声称,其每瓦推理性能比图形处理器(GPU)提高2.25倍。


与韩国同行Rebellions和Semifive一样,FuriosaAI正试图利用过去十年围绕三星等公司涌现的庞大的半导体生态系统,其中包括人才、供应商和政府激励措施。


FuriosaAI正在努力争取美国、中东和东南亚地区的新客户。June Paik表示,预计今年下半年将达成类似协议。


总投资45亿元 陕西芯业时代8英寸半导体生产线项目9月试生产


据陕西新闻联播报道,7月21日,陕西电子芯业时代8英寸高性能特色工艺半导体生产线目前已进入冲刺通线的关键节点,计划九月份开始试生产。


该项目由陕西电子芯业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要建成一条8英寸高性能高可靠功率器件、功率集成电路生产线,同时厂房基建预先满足未来12英寸生产线可扩展性的要求,项目80%的设备可满足第三代半导体芯片生产要求。项目总投资45亿元,设计月产能5万片,未来可拓展至10万片,目前项目进度已完成95%。8月中旬计划进行设备通电联调,9月份通线后将正式进入流片试生产阶段。


此前芯业时代董事长杨柯表示,企业生产的8英寸集成电路芯片将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航空航天等领域,填补陕西8英寸芯片制造领域空白,有效增强陕西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


未来,芯业时代还计划建设一条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高端集成电路产业特色聚集区,加快推动陕西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民用储能的发展和绿色转型,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美国半导体初创公司xLight完成4000万美元B轮融资


美国半导体初创公司xLight当地时间7月22日宣布,已完成一轮超额认购的4000万美元B轮股权融资。本轮融资由Playground Global领投,并由Boardman Bay Capital Management跟投。此轮融资将进一步助力xLight开发极紫外(EUV)自由电子激光器(FEL)。

美国半导体初创公司xLight当地时间7月22日宣布,已完成一轮超额认购的4000万美元B轮股权融资。本轮融资由Playground Global领投,并由Boardman Bay Capital Management跟投。此轮融资将进一步助力xLight开发极紫外(EUV)自由电子激光器(FEL)。


英国就自动驾驶汽车服务许可计划进行意见征询


英国交通部7月21日公告称,英国就自动驾驶汽车服务许可计划进行意见征询,此次征询将于9月28日结束。公告称,监管新型自动驾驶汽车客运服务的关键法律制定过程即日开始。根据近期快速试点的决定,首批出租车、私人租赁和公共汽车类自动驾驶汽车服务将从2026年春季开始上路。


日本Proterial开发无需重稀土的电动汽车电机磁体,已发货样品


日本金属制造商Proterial开发出无需使用重稀土金属的电动汽车电机磁体,这一突破有望缓解中国限制此类材料出口带来的供应链担忧。


Proterial(前身为日立金属)开发出两种钕磁体,因其高性能,可用于精密机器和电动汽车。该公司已开始从其量产工厂发货一种磁体的样品。第二种具有更高耐热性的磁体样品预计最早将于2026年4月开始发货。


中国于今年4月对稀土金属实施出口限制,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供应链的担忧。日本汽车制造商铃木汽车公司因稀土短缺于5月停产其Swift紧凑型轿车。广泛采用不使用重稀土金属的磁体可以减少供应链不稳定。


钕磁体可用于缩小电动汽车电机的尺寸,但需要添加铽和镝等重稀土元素才能提高耐热性。Proterial的新技术使其能够在不使用重稀土元素的情况下保持高性能。


这些新型磁体可以轻松应用于现有电机。它们采用主流生产工艺制造,使用现有的产线生产,并且支持进行形状调整以适应各种类型的电机,方便以低成本进行量产。


Proterial并非首家开发不含重稀土元素的钕磁体公司。Daido Steel也开发出用于电动汽车电机的类似磁体,但这些磁体需要调整电机的形状和冷却方式,以匹配使用重稀土元素的磁体的输出功率。


美国进口汽车25%关税威力巨大 大量汽车积压比利时港口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政府4月初开始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这一举措对欧洲汽车产业的对美出口造成了严重影响。在比利时最大的港口安特卫普-布鲁日港,原定出口美国的汽车在这里大量积压,无法装船出海。


据了解,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已于4月3日正式生效,此前美国只向来自欧洲产地的汽车征收2.5%的关税,目前已经累计达27.5%。


受关税影响,2025年上半年,由安特卫普-布鲁日港运往美国的新车数量同比下降了15.9%。


此外,美国政府近日又宣布自8月1日起将对欧盟国家商品征收30%的关税,这导致一些汽车制造商暂时叫停了对美出口。


比利时ICO滚装运输公司总裁阿兰·吉勒明:美国关税政策如今给市场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或者说不止一些。在8月1日前,汽车制造商会观察一下事态的发展,所以他们会暂停出口一段时间。


事实上,除了欧盟受美国进口关税影响之外,日本对美国的汽车出口也有明显下降。


日本财务省近日公布数据显示,由于美国关税政策导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锐减,6月日本对美出口额同比下降26.7%,已是连续第三个月同比下降。


比亚迪将推迟匈牙利新工厂的量产,并减少电动汽车产量


7月22日讯,据路透社报道,两位消息人士透露,比亚迪股份(01211.HK)已将匈牙利新电动汽车工厂的量产计划推迟至2026年,并且至少在量产的前两年时间里该工厂都将以低于设计产能运行。与此同时,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称,比亚迪土耳其新工厂因劳动力成本更低将比原定计划更早投产,排产安排也将远超其曾宣布的生产计划。消息人士称,这座耗资40亿欧元、位于匈牙利南部塞格德的比亚迪新工厂将于2026年量产,但全年产量仅为数万辆。这仅仅是该工厂15万辆初始年产能的一小部分,而其最终年产能达30万辆。一位消息人士表示,比亚迪位于土耳其、耗资10亿美元年产能为15万辆的工厂则计划于2026年底投产,其明年的汽车产量就将超过匈牙利工厂。该消息人士补充称,这座位于土耳其西部马尼萨省的工厂2027年产量将远超15万辆,并且比亚迪将在2028年再次大幅提高其产量。


Stellantis 计划今年在南非推出零跑汽车电动车型


Stellantis 公司周二表示,计划从 9 月开始在南非销售其合作伙伴零跑汽车(Leapmotor)研发的中国品牌电动汽车,首推车型为 C10。


Stellantis 南非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董事总经理迈克・惠特菲尔德在一份声明中称,C10 是一款电动 SUV,配备汽油发动机,仅用于为电池充电。预计明年还将推出更多零跑车型,包括纯电动车型。


零跑汽车近期推出的全电动 B10 SUV 引发市场关注,该车型搭载智能驾驶功能和激光雷达传感技术,售价不到 1.8 万美元。


2023 年,Stellantis 以 16 亿美元收购了零跑汽车 21% 的股份。两家汽车制造商还成立了合资企业零跑国际(Leapmotor International),其中 Stellantis 持有 51% 的股份。


零跑汽车将助力这家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扩大其经济型电动汽车产品线。当前,在比亚迪、奇瑞等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大举进军非洲市场之际,Stellantis 正全力推进电动化进程。


惠特菲尔德表示:“南非是 Stellantis 的关键市场,我们致力于通过产品、创新和有意义的合作伙伴关系释放其潜力。”


Stellantis 于四年前进军南非市场,目前正在该国新建一座工厂,到 2030 年最大产能将达到 10 万辆。该公司计划到 2030 年在中东和非洲地区实现年销量 100 万辆,成为该地区的领军企业,其中电动汽车预计占比 35%。


2024 年,Stellantis 在中东和非洲地区的汽车销量为 50 万辆。


惠特菲尔德称,南非市场 60% 以上的份额集中在 40 万兰特(约合 22,755 美元)以下的价格区间,Stellantis 的雪铁龙 C3 系列在该市场反响强烈。即将推出的雪铁龙 C3 Basalt 车型将于明年初上市,完善该品牌在经济型 B 级掀背车和 SUV 细分市场的产品线。


此外,Stellantis 还将推出雪铁龙 C3 Hola 面板货车,进军不断增长的商用车领域,面向小型企业主群体。


文远知行、联想首发车级HPC 3.0计算平台 套件成本下降50%


7月21日,文远知行与联想正式推出HPC 3.0平台,并率先在公司全新一代Robotaxi GXR上应用,成为全球首款搭载NVIDIA DRIVE Thor X芯片的Robotaxi,且HPC 3.0计算平台助力GXR自动驾驶套件成本下降50%。据悉,文远知行HPC 3.0平台基于联想车计算L4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AD1打造,在 NVIDIA DGX 加速计算平台上进行训练,采用双核 NVIDIA DRIVE AGX Thor 配置,运行安全认证的 DriveOS,可提供2,000TOPS AI算力。

7月21日,文远知行与联想正式推出HPC 3.0平台,并率先在公司全新一代Robotaxi GXR上应用,成为全球首款搭载NVIDIA DRIVE Thor X芯片的Robotaxi,且HPC 3.0计算平台助力GXR自动驾驶套件成本下降50%。据悉,文远知行HPC 3.0平台基于联想车计算L4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AD1打造,在 NVIDIA DGX 加速计算平台上进行训练,采用双核 NVIDIA DRIVE AGX Thor 配置,运行安全认证的 DriveOS,可提供2,000TOPS AI算力。


欧洲正致力于在2031年前发射"无敌"(Invictus)高超音速太空飞机


欧洲航天局(ESA)正在资助开发一款高超音速太空飞机验证机。若进展顺利,该飞行器将于2031年前实现首飞。


这项研发工作通过名为"Invictus"(拉丁语意为"不可征服")的研究计划推进,由咨询机构Frazer-Nash主导。该项目将应用英国反应发动机有限公司(Reaction Engines Ltd.)研发的技术——该公司曾致力于开发名为"Skylon"的大型空天飞机,但已于去年破产。


"无敌"计划的核心技术是一项"预冷器"装置,该装置由英国反应发动机公司为其"协同吸气式火箭发动机"(SABRE)研制并完成测试。SABRE引擎融合了喷气发动机与火箭推进技术优势,其创新设计能在地球大气层低空飞行时从空气中提取氧气,从而减少推进剂携带量并显著提升效率。


弗拉泽-纳什公司代表在声明中解释:"飞行速度超过5马赫的高超音速飞行器会因激波加热和空气摩擦产生极端高温。传统航空发动机无法在此环境下工作,高温空气将超出其处理极限。"


"预冷器技术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该公司补充道,"通过在空气进入发动机前进行冷却,使传统航空发动机也能实现高超音速飞行。"


据该公司披露,"无敌"计划并非大型项目,当前研发资金为700万英镑(按现行汇率约合940万美元)。但欧洲航天局指出,这项技术可能对欧洲航天事业产生重大影响。


欧洲航天局机械部主任托马索·吉迪尼在同一份声明中强调:"高超音速飞行不仅是航空航天领域的下一个前沿——更是开启新型机动模式、国防系统和太空通道的关键所在。"


他进一步阐释道:"通过'无敌'计划,欧洲正把握引领技术革新的机遇,这些技术将彻底改变我们在地球表面及更远空间的移动方式。通过掌握可重复使用的吸气式推进技术,我们正在为一种新型飞行器奠定基础——它能像飞机一样起飞,又如火箭般进入轨道,这将同时颠覆陆基运输和轨道运输的现有模式。"


根据计划,"无敌"团队——这个由弗拉泽-纳什公司牵头,联合Spirit航空系统公司、克兰菲尔德大学等合作伙伴组成的联盟——将在12个月内完成"完整飞行系统的概念设计和初步方案要素"。


这个"完整飞行系统"将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飞行器,能够像普通飞机一样在跑道上起降。如果一切顺利,该系统将于2031年初投入运行,并具备多种应用场景。


英国航天局空间技术主管托尼·福赛斯在同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期待见证这项工作的进展,以及它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国家安全带来的机遇。"


"无敌"并非欧洲正在研发的唯一空天飞机。例如上个月,法国政府与达索航空公司就宣布了一项名为"VORTEX"的验证机计划。


自2011年美国宇航局最著名的航天飞机退役后,空天飞机正迎来某种程度的复兴。比如美国军方正在运营名为X-37B的无人轨道空天飞机,中国也拥有类似的"神龙"飞行器。维珍银河公司则运营着用于旅游和科研的亚轨道空天飞机。


包括内华达山脉公司、黎明航空航天公司和弧度航空航天公司在内的多家企业也正在研发空天飞机。


SpaceX发射两颗高性能互联网卫星,并实现海上火箭回收


SpaceX公司"猎鹰9号"火箭于当地时间7月22日下午5点12分(北京时间23日凌晨5点12分)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将欧洲卫星公司(SES)的O3b mPOWER 9和10两颗高性能通信卫星送入距地球约8000公里的中地球轨道(MEO),随后火箭第一级成功降落在海上回收船上。


此次发射比原计划推迟了一天。SpaceX曾于7月21日尝试发射,但在升空11秒前突然中止任务,该公司未立即说明具体原因。


"猎鹰9号"火箭第一级按计划在发射约8.5分钟后返回地球,精准降落在停泊于大西洋的SpaceX无人回收船"当然我依然爱你"上。


根据SpaceX任务说明,这是编号B1090的该枚助推器第六次执行发射与回收任务。


若今日任务一切顺利,"猎鹰9号"上面级将继续携带两颗mPOWER卫星飞往中地球轨道,预计在升空约两小时后通过7分钟时长的部署程序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总部位于卢森堡的SES公司(欧洲卫星公司)当前运营着由8颗高通量卫星组成的mPOWER星座系统。这些卫星通过4次"猎鹰9号"火箭发射任务被送入轨道,发射时间跨度从2022年12月持续至2024年12月。


mPOWER卫星系统已投入运营,正在为全球客户提供互联网服务。该星座规模还将继续扩大,最终将由13颗卫星组成。这些由波音公司制造的卫星每颗重约1700公斤(3750磅)。


SES公司代表在本月初发布的简报中写道:"剩余3颗O3b mPOWER卫星正在制造中,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完成发射"。


此次发射是SpaceX今年第89次"猎鹰"系列火箭任务。该公司今年还完成了三次其他发射——分别在1月、3月和5月进行的"星舰"巨型火箭测试飞行。


欧洲ExoMars火星任务巨型降落伞完成高空坠落测试


7月22日消息,在北极地区进行的一次重要测试中,为欧洲“外星生命探测火星任务”(ExoMars)研制的巨型降落伞系统圆满完成了一次高空坠落试验,标志着这一屡经波折的任务向前迈出关键一步。


此次测试在瑞典基律纳的埃斯兰奇太空中心(Esrange Space Center)进行,一个模拟着陆舱由高空气球送至 30 公里高空后释放,在经历约 20 秒自由下落之后,主降落伞系统按程序依次展开。该系统由两级降落伞组成:第一级直径 15 米,第二级则达到惊人的 35 米,是迄今为止为登陆火星所设计的最大降落伞,由欧洲航天局(ESA)确认为史上最大规模的地外行星着陆减速装置。


这套系统未来将用于搭载重达 310 公斤的“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号”火星车,在 2028 年安全降落在火星表面,开启其寻找火星生命痕迹的科学使命 —— 这项任务此前因政治变故和技术挑战一再推迟。


事实上,该降落伞系统的研发之路充满坎坷。在过去多次测试中曾出现破裂和展开失败等问题。尽管在 2022 年原定发射前已基本通过验证,但由于俄乌战争导致欧俄合作全面终止,任务随即被暂停。此前俄罗斯负责提供着陆平台及相关技术组件,此后 ESA 决定自主重建整个着陆系统。


自合作中断以来,降落伞一直封存待用。此次测试的重要目的之一,正是确认这些设备在长期储存后仍保持良好性能。“我们开展这次测试是为了验证我们是否真正做好了登陆火星的准备,同时检查降落伞在长时间存放后是否仍能如预期工作。”欧洲航天局 ExoMars 进入、下降与着陆模块系统工程师卢卡・费拉辛纳(Luca Ferracina)表示。


为了还原火星环境下的着陆条件,工程师们精心调整了测试参数。虽然地球平流层大气密度远高于火星(IT之家注:火星大气密度仅为地球的 1% 左右),但团队通过精确控制下落速度与开伞时机,成功复现了火星着陆时的真实受力环境。“本次测试中的速度与低气压组合,与降落伞在火星上实际经历的情况完全一致。”费拉辛纳强调。


据透露,在真正的火星着陆过程中,探测器将以高达每小时 21,000 公里的速度冲入火星稀薄大气,依靠空气阻力自然减速至约每小时 1,600 公里后,第一级降落伞才会打开。而在本次试验中,模拟舱体在短暂自由下落后的速度正与此相当,充分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今年早些时候,ESA 已与欧洲航空巨头空中客车公司签署了价值 1.94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13.94 亿元人民币)的合同,委托其建造全新的欧洲版着陆平台。与此同时,任务的资金前景也迎来转机。尽管美国特朗普政府在今年 5 月发布的 NASA 预算草案中取消了对 ExoMars 项目的数亿美元资助,引发任务再度延期的担忧,但美国参议院拨款委员会于 7 月 18 日发布的报告明确反对这一削减计划,意味着相关资金支持有望得以保留。


目前,ESA 正密切关注美国国会的后续动向。毕竟,若美方最终撤资,这一本就命运多舛的任务或将面临进一步延迟。


“我们很高兴地确认,我们现在拥有一套能够在火星上正常工作的降落伞设计 —— 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系统,配备了人类有史以来飞出地球之外的最大降落伞。”费拉辛纳说。


SpaceX取消两颗SES mPOWER卫星发射任务


SpaceX于本周一在卡纳维拉尔角太空站为卢森堡SES公司发射O3b mPOWER卫星的任务临时取消。


此次发射原定于下午5点27分从40号发射台升空,但在倒计时11秒时紧急中止。SpaceX直播中,发射主管刚报出"倒计时15秒"就立即连续喊出"暂停、暂停、暂停"。


目前尚未公布任务取消的具体原因。据《今日佛罗里达》报道,当时发射窗口的有利天气概率仅为50%。下一发射窗口为周二下午5点12分开始的两小时时段,但有利天气概率将降至25%。


这是SpaceX为SES公司部署的第九和第十颗中地球轨道卫星,将定点在距地球约8000公里的轨道。此前该公司已成功为该客户发射八颗同类卫星,卫星部署通常在发射后约两小时完成。


波音公司于本月初将这两颗mPOWER卫星运抵佛罗里达州。


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一级助推器曾于2024年12月为SES公司发射过最后两颗卫星。该助推器还参与过NASA"载人龙-10"任务以及两次"星链"卫星发射任务。


按计划,火箭升空约8分30秒后,该助推器将在大西洋上的"当然我依然爱你"无人回收船着陆。截至目前,SpaceX已在海上回收船累计完成128次着陆,在佛罗里达和加州陆地着陆场完成478次回收。


SpaceX还计划于太平洋时间周二上午11点13分,从加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发射另一枚"猎鹰9号"火箭。此次任务将搭载NASA的"磁层极尖区磁场重联探测双星"(TRACER)科学卫星,主要用于研究太阳粒子与地球磁场的相互作用。

SpaceX还计划于太平洋时间周二上午11点13分,从加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发射另一枚"猎鹰9号"火箭。此次任务将搭载NASA的"磁层极尖区磁场重联探测双星"(TRACER)科学卫星,主要用于研究太阳粒子与地球磁场的相互作用。


中国渤海又一亿吨级油田投产


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 中国海油22日宣布,位于我国渤海的亿吨级油田——垦利10-2油田群开发项目(一期)顺利投产,标志着我国海上最大规模浅层岩性油田正式进入生产阶段。


垦利10-2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区域平均水深约20米,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是渤海湾盆地凹陷带浅层发现的首个亿吨级岩性油田。据了解,该油田分为一期、二期两个开发项目,此次投产的一期开发项目计划投产开发井79口,预计高峰日产油气当量约3000吨。


作为我国海上首次开发的枝蔓状稠油油藏,垦利10-2油田的储量分布具有“散、窄、薄、杂”的特点,开采难度大。


“‘枝蔓状+稠油热采’的储层类型和开发方式组合在国内外均属罕见,我们探索形成了一套复杂稠油油藏开发技术体系,能够清晰描绘出地下油藏的形态和分布,实现高温蒸汽精确注入地层驱动原油采出,为垦利10-2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油藏总师蔡晖说。


面对储量分布零散、原油粘度跨度大等难题,项目采用“常规注水+蒸汽吞吐+蒸汽驱”的联合开发方式。中心处理平台配套设计常规冷采和稠油热采两套生产系统,集多功能于一体,搭载关键设备240余套,是目前渤海区域工艺流程最复杂的生产平台之一,也是渤海南部海域首座规模化稠油热采平台。


为加快储量向产量的转化速度,中国海油钻完井工程技术取得多项关键突破,首次大规模推广应用自主研发的高温电潜泵注采一体化技术,改变了传统作业模式,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中国海油副总经理阎洪涛表示:“垦利10-2油田群开发项目(一期)的成功投产,标志着我国海上复杂稠油油藏开发迈入新阶段,将有力推动中国海油渤海油田年内实现4000万吨总产量目标。”


此次 MP 材料公司与美国国防部达成数十亿美元交易,是美国在稀土领域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对美国本土稀土产业发展、国防安全保障意义重大,也为全球矿业市场与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增添了新的变数,后续发展态势值得持续关注。


淡水河谷第二季度铁矿石产量增长3.7%


巴西淡水河谷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产销报告,二季度铁矿石总产量为8359.9万吨,环比增加23.6%,同比增加3.7%。二季度铁矿石销售总量为7734.6万吨,环比增加16.9%,同比减少3.1%。淡水河谷表示,产量增加主要得益于米纳斯吉拉斯州布鲁库图矿区的强劲表现以及帕拉纳州S11D矿区产量创下同期历史新高。淡水河谷重申其2025年铁矿石产量预计在3.25亿吨至3.35亿吨之间。


俄罗斯对华贵金属出口额突破10亿美元大关


2025年上半年俄罗斯对华贵金属出口额激增近一倍,创纪录的黄金价格推动贸易收入大幅增长。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贵金属矿砂及其精矿(含金银)同比飙升80%,达到10亿美元。受地缘政治风险加剧、贸易紧张局势以及各国央行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持续买入影响,今年贵金属价格已累计上涨约28%。


作为全球第二大黄金生产国(年产量超300吨),俄罗斯自2022年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一直被排除在伦敦、纽约等西方贵金属交易中心之外。俄罗斯央行(曾为全球最大央行黄金买家)尚未恢复大规模购金,使中国成为俄方仅存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


俄罗斯黄金开采企业同时受益于国内零售需求的持续增长——2024年该国贵金属零售投资规模创下历史新高,民众纷纷通过购买贵金属来保值资产。


全球最大的钯金和铂金生产商之一——俄罗斯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MMC Norilsk Nickel PJSC)今年显著扩大了对华出口。数据显示,这两种贵金属价格年内已分别累计上涨38%和59%。

全球最大的钯金和铂金生产商之一——俄罗斯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MMC Norilsk Nickel PJSC)今年显著扩大了对华出口。数据显示,这两种贵金属价格年内已分别累计上涨38%和59%。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