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行业人士或投资者更进一步了解熔盐储能行业现状与前景,智研咨询特推出《2024-2030年中国熔盐储能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中国熔盐储能市场做出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是智研咨询多年连续追踪、实地走访、调研和分析成果的呈现。
为确保熔盐储能行业数据精准性以及内容的可参考价值,智研咨询研究团队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厂家调研、经销商座谈、专家验证等多渠道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业各个领域,使从业者能够从多种维度、多个侧面综合了解2022年熔盐储能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创新前沿热点,进而赋能熔盐储能从业者抢跑转型赛道。
熔盐储能是大规模中高温储热的主流技术方向。工程中使用的熔盐通常指无机盐熔融体,熔盐具有高沸点、低粘度、低蒸汽压力和高体积热的特点,是一种优良的传热储热介质。熔盐储能是利用中高温熔融态盐的液体特性,在熔盐的升温和降温过程中产生的温差实现热能存储和释放的技术。
熔盐储能一般用于发电或供热领域。光热电站或熔盐储能一般采用冷/热熔盐双储罐存放熔盐,冷熔盐贮罐内的熔融盐吸收热能升温后进入热熔盐储罐中,随后高温熔融盐流进熔盐蒸汽发生器(含过热器、蒸发器、预热器),加热给水产生过热蒸汽,用于供热或驱动蒸汽涡轮机运行发电,熔盐温度降低后流回冷熔盐储罐。熔盐储能分为单罐系统与双罐系统两类,其中单罐系统适用于小面积供暖及家用等领域,双罐系统适用于大面积供暖及工业应用领域。
从全球及中国熔盐储能装机相关来看,目前行业商业化应用相对主流储能方式较少,行业年均增长量不大。据统计,2022年全球储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到237.2GW,同比增长16.6%,其中熔盐储能装机容量占仅有7050MW。国内市场方面,2022年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59.8GW,同比增长37.8%,其中我国熔盐储能累计装机容量为588MW,2022年国内新增熔盐储能容量为50MW。
项目投资方面,近几年,我国熔盐储能行业投资规模波动较大,年份较大的达到了几十亿,部分年份年度投资几乎为0。据统计,2022年我国熔盐储能行业投资规模为17.9亿元,其中熔盐储能设备投资12.0亿元,占比达到67%,土建及其他投资5.9亿元,占比33%。随着国内储能相关政策推进,未来熔盐储能市场投资规模将迎来快速增长。
熔盐储能整体市场参与企业众多,细分领域市场较为集中。具体来看,产业链上游方面,目前国内熔盐供应和化盐服务较为成熟,代表企业包括盐湖股份、河北矿井新能源、新疆硝石钾肥有限公司,玻璃相关代表企业主要有金晶科技、洛阳玻璃;产业链中游关键设备代表企业:1)熔盐罐,蓝科高新、蓝星化工等,2)熔盐泵,兰州兰泵、济南华威等,3)蒸汽发生器,西子洁能、上海电气、金通灵等;产业链下游储能EPC行业包括特变电工、华西能源、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等。
伴随在光热电站中的使用,熔盐储能在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供暖供热、余热回收等领域方面,应用也较为广泛。在低谷电供蒸汽的技术方案中,相比于固体蓄热,熔盐储能更有利于节省投资、节约占地、简化系统。对于存在边蓄热边放热工况的电蓄能供热站,熔盐蓄热方式更有利于蒸汽发生的稳定。熔盐蓄热系统虽较复杂,总投资也略高,但其换热效率较高,耗电量较省,运行成本较低,收益更高。在做好防凝措施的基础上,可延长熔盐蓄热使用寿命长。若进一步降低总投资,熔盐蓄热技术将成为传热蓄热方面最具竞争优势的清洁供热方式。
1、熔盐储能与可再生能源的深度融合:熔盐储能技术将有望助力可再生能源实现更稳定、更高效的能源供给。例如,熔盐储能可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结合,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稳定性和可调度性。
2、大规模储能系统的普及:随着熔盐储能设备成本的降低,未来可能出现更多大规模的熔盐储能项目。这将有助于实现更高效、更低成本的能源供应,满足全球增长的能源需求。
3、熔盐储能技术的进一步优化:通过改进熔盐材料和系统设计,熔盐储能技术可能实现更高的储能效率和更低的成本。例如,研究者正在探索新型熔盐材料,以实现更低的熔点、更高的热容量和更好的化学稳定性。
《2024-2030年中国熔盐储能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是智研咨询重要成果,是智研咨询引领行业变革、寄情行业、践行使命的有力体现,更是熔盐储能领域从业者把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研咨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立体的智库体系,多年来服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科技、咨询、教育、生态、资本等服务。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