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行业人士或投资者更进一步了解条码识读设备行业现状与前景,智研咨询特推出《2024-2030年中国条码识读设备行业发展动态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中国条码识读设备市场做出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是智研咨询多年连续追踪、实地走访、调研和分析成果的呈现。
为确保条码识读设备行业数据精准性以及内容的可参考价值,智研咨询研究团队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厂家调研、经销商座谈、专家验证等多渠道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业各个领域,使从业者能够从多种维度、多个侧面综合了解2022年条码识读设备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创新前沿热点,进而赋能条码识读设备从业者抢跑转型赛道。
二维码由于方便、安全、可传递信息量大的特点,在现代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移动支付已经成为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名片、产品包装、书籍、展示牌、门票等各个生活领域都可以看到二维码的应用。条码扫描仪通过扫描一维或二维条码,使得信息能够实现自动识别和录入,大幅提高了信息录入效率,减少了人工出错可能性。
条码识读设备是一种通过扫描条码图形,并利用光电转换和译码技术将图像信息转换为计算机可直接接受的数字信号,实现信息输入的电子设备。条码识读设备分为手持式条码扫描器、固定式POS扫描器、固定式工业类扫描器等三大类。
近年来,随着我国物流水平的提升,以及商品零售模式转变,便利店和快递点等需求场景不断增加,国内条码识读设备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同时2019-2023年疫情加快市场增长,主要系连锁零售品牌市占率提升,零售数字化、线上化的加快。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条码识读设备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3.4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手持式条码扫描器占据市场主导地位,2022年市场占比约为78.5%,其次固定式POS扫描器及工业类扫描器市场占比分别为12.9%、8.6%。
就国内市场供需而言,我国条码识读设备市场产需量逐年增加,2022年我国条码识读设备市场产需量分别约为3030.4、2828.6万台,分别同比增长9.0%、9.2%。产品均价方面,随着技术成熟及产品生产规模化,国内条码识读设备市场均价保持下降,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条码识读设备市场均价约为89.5元/台。
由于条码识别技术涉及的光学设计技术、芯片设计技术、软件开发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门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而讯宝科技(已被斑马技术收购)、霍尼韦尔、得利捷、康耐视等大型跨国企业在条码识别领域发展多年,在技术储备、产品研发和品牌影响力上优势明显,是国际条码识读设备领域的领先企业。近年来,亚太地区等新兴市场的本土企业也开始崛起,并以其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价格对得利捷、讯宝科技、霍尼韦尔等国际巨头形成了强烈冲击,并迫使该等跨国企业开始在产品线和市场策略上进行相应调整。具体来看,得利捷、讯宝科技、霍尼韦尔这三家公司占比合计约60%,市场份额集中度较高。
物联网将成为长期推动条码设备发展的主要动力。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逐渐成熟,物联网理念和相关技术产品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以物联网融合创新为特征的新型网络化智能生产方式正逐步塑造出我国未来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形成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新的企业与用户关系、新的服务模式和新业态。而条码识读设备属于物联网架构中感知层,是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识别、信息采集处理和自动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础。未来,随着物联网概念及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对条码识读设备的投资建设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长期来看,条码识别产业将直接受益于物联网所带动的投资增长。
从应用方面来看,条码识读设备主要产品包括用于一维码、二维码信息识别和读取的手持式条码扫描器、固定式POS扫描器、固定式工业类扫描器等系列识读设备,被广泛应用于仓储物流、零售、产品追溯、医疗健康、交通、工业制造等产业的信息化管理领域。近年来,条码扫描从商超等传统应用场景,逐渐渗透到工业4.0等自动化的应用场景。传统条码扫描主要应用于商场、POS机、快递物流等,随着生产自动化的推进,条码扫描开始在工业4.0等自动化场景中扮演重要角色。在自动化生产中,工业条码扫描解决了人工数据输入的速度慢、误码率高、劳动强度大、工作简单重复性高等问题,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提供了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采集输入的有效手段,因此,工业扫码器作为一款硬件设备,正迅速运用到更多的自动化生产中。同时随着工业自动化发展的要求,对扫描设备识别速度、准确率、耐用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2024-2030年中国条码识读设备行业发展动态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是智研咨询重要成果,是智研咨询引领行业变革、寄情行业、践行使命的有力体现,更是条码识读设备领域从业者把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研咨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立体的智库体系,多年来服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科技、咨询、教育、生态、资本等服务。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