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组织编撰的《2025-2031年中国地方政府专项债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中国地方政府专项债领域的专业市场研究报告,是地方政府专项债行业发展忠实的记录者和见证者。旨在为中国地方政府专项债行业生产厂家、政府机构、业界专家了解和掌握中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发展脉络提供全面参考。
《报告》自2018年开始出版,每年一版,目前已连续7年。智研咨询研究团队持续跟进地方政府专项债发展历程,总结现状、深化研究、探索规律,《报告》总计14章,首先介绍了地方政府专项债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地方政府专项债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地方政府专项债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地方政府专项债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地方政府专项债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通过详实的数据,全面总结和回顾了2023年地方政府专项债行业的新趋向、新亮点,同时对现存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为下一步地方政府专项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有益的建议和未来的展望。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含经省级政府批准自办债券发行的计划单列市政府)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的、约定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政府债券。这种债券以公益性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或专项收入作为还本付息的资金来源。地方政府专项债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普通专项债券,这是最基础的专项债券形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含经省级政府批准自办债券发行的计划单列市政府)发行,以单项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为偿债来源,可以对应单一项目发行,也可以对应多个项目集合发行。另一类是项目收益专项债券,这是普通专项债券的进一步细化,按照本地区政府性基金收入项目分类发行,实现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建立专项债券与项目资产、收益相对应。项目收益专项债券目前处于试点阶段,作为地方政府专项债的一种特殊品种,成熟一类项目推进一类,目前已经推出的有土地储备专项债、收费公路专项债、棚户区改造专项债、轨道交通项目专项债和高等学校专项债等。
在2024年的经济版图中,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动态成为了宏观调控的重要风向标。受专项债发行节奏后置的影响,上半年地方政府债券的净融资规模出现了同比缩减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财政政策的审慎态度与市场的阶段性调整。然而,进入三季度,专项债的发行显著加速,犹如一股强劲的动力,推动了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总量的攀升,彰显了政策调整与市场需求的双重响应。根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额为5.02万亿元,同比增长3.91%。截至2024年9月底,中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债务余额达28.29万亿元,同比增长18.24%。
地方政府专项债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涉及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主体和提供各类服务的中介机构,发行主体主要是地方政府,中介机构主要包括债券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产业链中游为地方政府专项债的承销和交易。产业链下游主要是投资者,包括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等。
中国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区域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东多西少”的特点。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如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专项债余额较高。这表明东部地区的项目储备较为成熟,项目收益率相对有保障,对专项债的依赖度较高。而西部省份如宁夏、西藏、青海等,由于综合财力与偿债能力较弱,专项债发行较少。
作为一个见证了中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十余年发展的专业机构,智研咨询希望能够与所有致力于与地方政府专项债行业企业携手共进,提供更多有效信息、专业咨询与个性化定制的行业解决方案,为行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