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智研咨询专家团队精心编制的《2024-2030年中国功能性食品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战略咨询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重磅发布,《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及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功能性食品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功能性食品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功能性食品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功能性食品业的高质量发展。
报告从2022年全国功能性食品行业市场环境、上下游产业链、国内基本情况、重点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系统、客观的对我国功能性食品行业发展运行进行了深度剖析,展望2023年中国功能性食品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是系统分析2022年度中国功能性食品行业发展状况的著作,对于全面了解中国功能性食品行业的发展状况、开展与功能性食品行业发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可供从事功能性食品行业相关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产业企业等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特定营养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肌体功能,不以治疗为目的的食品。功能性食品有时也称为保健品食品。在学术与科研上,叫“功能性食品”更科学些。“功能性食品”的范围包括:增强人体体质(增强免疫能力,激活淋巴系统等)的食品;防止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便秘和肿瘤等)的食品;恢复健康(控制胆固醇、防止血小板凝集、调节造血功能等)的食品;调节身体节律(神经中枢、神经末稍、摄取与吸收功能等)的食品和延缓衰老的食品等。按消费对象的不同,功能食品可分内日常功能性食品和热衷功能性食品两类;按科技含量的不同,功能食品可分为第一代产品、第二代产品和第三代产品。
我国功能性食品行业发展历程主要分为起步阶段、整顿成长阶段和规范发展阶段,经历了从药品向食品的转变。第一阶段中,由于成分不明,安全事件引发消费者的信任危机;第二阶段,国家有关部门针对保健品长期无法可依的局面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第三阶段,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以及消费者意识的进一步提升,对于功能性食品的认知更加客观公允,行业进入发展新篇章。
随着国民健康观念不断转变和消费需求加速升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饮食中的功效及营养,“功能性食品”热度高涨,获得市场的极大关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显示,截止2022年底,国产保健食品获批总数为346个。目前我国市面上比较热门的功能性食品的功能主要集中在免疫、补充维生素和抗疲劳几个方面。
我国75%以上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对于功能性食品有特殊的需求。在消费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开始选择对于自身有益的功能性食品,2022年我国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已接近4000亿元。国内功能性食品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提升。
功能性食品企业主要分为生产商和品牌商。生产商为品牌商提供代工服务,包括仙乐健康、艾兰得、百合生物等;品牌商主要面对C端消费者销售自有品牌产品,可分为初创公司和成熟企业,初创公司包括WonderLab、BuffX、Minayo等;成熟企业包括汤臣倍健、娃哈哈、东阿阿胶等。
我国功能性食品产业基础薄弱,生产企业普遍规模偏小,呈现出“企业多、分布散、集中度低”的竞争格局。此外,近年来进口功能性食品规模持续扩大,且增速呈现出持续提升态势。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品牌形象更好、质量更稳定的外资品牌逐渐受到消费者青睐。同时借助电商、内容平台等线上渠道,外资品牌在国内市场经营成本显著降低,销售覆盖面积进一步扩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加快,患有肥胖症、冠心病、糖尿病的人群不断增加,亚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居民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尤其是消费者对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免疫力等意识的提高,将推动人们对于功能性食品的需求。而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也为消费者有力购买功能性食品提供了经济保证。未来一段时间,功能性食品发展将保持良好的上升态势,在促进全民身体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24-2030年中国功能性食品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战略咨询研究报告》内容丰富、数据翔实、亮点纷呈。是智研咨询重要研究成果,是智研咨询引领行业变革、寄情行业、践行使命的有力体现,更是功能性食品领域从业者把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研咨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立体的智库体系,多年来服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科技、咨询、教育、生态、资本等服务。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